网誌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对被遗弃的恐惧

如果你认识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的人,可能会体验到他们为了避免被重要他人遗弃而作出的发狂行为。譬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非常担心她的男朋友遗弃她,只要对方没有接她的电话或不回复她的讯息就会不知所措。由于独居的关系,以及在下班回家后感到非常空虚,她经常不断地向男朋友或其他人打电话和传简讯。有时候,她在白天受到上司严厉的批判后承受莫大的压力,就会感到极度悲伤和孤独,需要持续与某人通电话或使用社交应用程序向朋友传讯息来应对。有一天,当她无法透过电话和简讯联络到她的男朋友时,感到异常焦虑,并反复思考他正与另一位女生约会。她给男朋友打了超过二十通电话,无间断向他发送一个又一个的简讯。由于她的男朋友已经超过一个小时没有任何的回复,她沮丧得无法专心做饭。除了呆坐在那里等待男朋友联络她之外,她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在一个多小时后,她的男朋友回电询问她是否有什么急事,她却愤怒地责骂对方为什么不跟她联系,更质问他是否和别人约会。她的男朋友感到很失望,回应说他刚才因为正和他的大老板开紧急会议,所以没办法及时联系上她。使他惊讶的是,他们明明已经在一起一年多,为什么只是一个小时她也无法承载自己的担忧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对于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而言,在独处期间调节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并经常依赖重要他人的保证和安慰来调节他们的情绪。他们之所以遇上这种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在童年时期缺乏一位照顾者能够提供情绪支援来协助他们调节情绪,这个人大多是母亲或父亲。事实上,这些人的父母可能无法调节或管理自己的情绪。结果,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在成年后也未能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由于在情绪调节方面遇上挑战和困难,他们倾向需要无时无刻获得重要他人的支持。当他们独处时,仍然会很努力地与重要他人保持紧密的联系。这些人的父母有机会在他们的童年时期缺席,促使他们成年后极度担心重要他人或许会抛弃他们。在上述的例子中,我的那位求助人在下班后一个小时都无法联络男友,就认定对方遗弃她并感到极度焦虑。由于她长期在工作中感到压力,下班后独自一人在家亦很容易感到焦虑和情绪低落,因此需要透过不断打电话和传讯息来与重要他人来获得情感上的支援。如果未能与他们保持联系,她一个人的时候就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要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去学习应对独处时的孤独感,教导他们如何调节情绪是很重要的。这些情绪调节策略可能包括恒常进行静观练习,例如是身体扫描或静坐冥想练习。在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后,学习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对他们来说是很有用。譬如,如果我的求助人在一小时内未能联系她的男朋友时,她可以在独自在家的时候进行瑜伽练习来调节情绪。这样,她有机会让自己冷静下来,并试图站在男朋友的角度思考。她可能会想起对方曾告诉她,他最近在工作上正为一个重要的专案忙得不可开交。有了这份觉察,她可能会作出另一个假设,就是男朋友除了有机会和另一位女生约会之外,也有机会因为忙着参与会议而未能及时接听她的电话或者回复简讯。当她能够承载自己的情绪,以及跳出习惯的思考框架时,将更有机会保持冷静等待男朋友的回复。

当我们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害怕被遗弃的潜在根本原因加深了解时,或许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与此同时,我们在与他们相处的期间也可以培养更多的慈悲和同情心。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如何在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响下努力地回复正常的生活,由于香港的受感染个案减少,不少人都恢复过去喜欢从事的活动,譬如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等等,并开始筹备实体的社交聚会。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例如失业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扰。结果,这些人可能无法恢复以往喜欢的某些活动,他们如何在当前的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