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社交圈子中的冷漠可能与发展时期创伤有关

我很多求助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有些是很成功的专业人士或商人,他们具有足够的社交技巧及能够与其他人相处融洽。有些则是倾向回避与他人接触,甚至完全断绝社交联系。表面上,有社交焦虑的人会倾向在某些社交圈子中疏离自己,亦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作出负面评价。他们倾向认为别人对他们的社交表现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在社交聚会后常常感到非常疲倦,及后亦需要一段长时间休养。

我与这些求助人进行心理治疗时,很多时发现他们在早年发展时期曾遭受创伤。这些早期的发展创伤可能包括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对求助人身体和情感上的虐待、忽略、或是与患有精神病患的父母之间的依附问题。对于某些于儿童时期曾受到创伤的成人,他们的神经系统会持续处于过度激发的状态。这种持续高水平的唤醒使他们持续感到受威胁,令他们感觉到自己处于危险当中,触发了他们的警惕性和长期焦虑反应。

在大部份经历早年发展时期创伤的成年求助人当中,他们都难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在婴儿期时他们的母亲未能回应他们的情感需求。结果,母亲与婴儿未能建立一段以安全为基础的依附关系。只有透过母亲和婴儿之间的紧密而充满关爱的联系,婴儿才能学习调节自己的内在唤醒。一个人有了调节情绪的能力,才能发展社交参与的能力。相反,如果没有调节情绪的能力,曾受早年发展时期创伤的成人会因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威胁而不知所措。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倾向避免参与社交聚会和断绝他们的社交网路。

除此之外,很多经历早年发展时期创伤的求助人亦具有高水平的羞耻感。事实上,他们还可能对自己拥有强烈的憎恨感觉。当一个小孩遭受到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的虐待,他便会持续地陷入两难的局面,对父母又爱又恨。由于小孩完全依赖了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他们对自己对父母产生的愤怒感到恐惧。为了保护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依附关系,孩子把对父母的仇恨和怒气分裂出来。这种生存机制令小孩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应该受到虐待或疏忽照料。结果,经历早年发展时期创伤的成年人都可能有长期羞愧感。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如果不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就不应过早地对他人作出判断。对我们来说,判断我们的某些朋友或同事太过冷漠或疏离是十分容易。但当下一次我们看到某人与一群人疏远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接受他们选择独自一人的自由,并表示同情及理解。就让我们拥抱个人之间的差异,接纳与我们不同的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亲或母亲拥有自恋型人格,会对子女有什么影响?

你会感到自卑和持续性地焦虑吗?你会不停认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关系中吗?你是一名完美主义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额完成?你会倾向因为信任的问题而与别人疏远吗?如果你对于以上其中一些的问题的回答有「是」的话,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两位自恋型父母的影响。具有自恋型人格的父母有什么特质?

觉察与自我有关的成瘾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拥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体帐户,并会不时发怖与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会或重要纪念日有关的帖文。当我们获得别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评论时,我们会有满足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讚好」和正面的评论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并释放多巴胺,令我们有愉悦感。我们会不断地检查手机应用程序弹出红色圆圈的讯息提示,由于这是奖励性的经验,因此我们会更频繁地发怖帖文,却忽略了自己实际上是渴望大脑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来寻求兴奋的感觉。

13 周年的反思——无止境的蜕变

当我回顾自己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二十年的历程,我发现自己在进行心理治疗的道路和方式不断地发展成长。今天是我私人执业的十三周年,回望过去,这趟旅程充满各种的挑战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数千位求助人身上学到不少有关人生的种种,他们让我学会谦卑和灵活性。正正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亦逐渐了解到心理治疗的确揉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元素。我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一方面是受专业培训后以科学实证为基础来为他人进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基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我需要学习心理治疗的艺术,就是以灵活和具创造性的方式来进行。事实上,没有单一类型的心理治疗能够满足每个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心理治疗中,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合所有人,因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