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指出,美国有超过60%的成年人曾经在儿童时期至少经历过一次童年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童年不良经历包括身体上、情感上或性虐待、对身体照顾和情感的忽视、在家中目睹暴力的划面、严重的精神疾病或滥用药物。除此之外,研究也指出接近25%的成年人(很有可能被低估了)曾经历了三个或更多的童年不良经历。

童年不良经历带来的后果会因人而异,有些成年人可能会有轻度的焦虑和困扰,但亦能过着正常的生活;有些成年人则可能受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症状困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有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典型症状包括经历情绪重现、长期感到羞辱、自我遗弃、内在批判和社交焦虑。情绪重现所指的是儿童时期受创伤的强烈情绪突然回归。例如,我的其中一个求助人在与一群人或熟悉的朋友参与正常的社交聚会时,会突然感到恐惧和不知所措。

即使电影《天能》中的演算机是纯属虚构,但从童年不良经历中逆转走出来是有可能的。心理治疗能够帮助那些曾经因童年不良经历而受创伤的人,例如减少内在批判、为失去一个「不错」的童年而哀伤、处理被压抑的情绪,以及静观为基础的治疗等等。除此之外,如果那个成年人有幸与关心他的伴侣发展良好的亲密的关系,那就能够充当《天能》中的演算法,逆转被父母虐待的伤害。正如电影其中一个角色说:「你必须开始以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透过新的滋养和充满爱的关系,人们可以开始以新的视角看待人际关系,从童年不良经历中造成的伤害中康复过来。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那些拥有高功能的成年求助人大多都会否定自己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症状。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别人并不相信自己已经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或家庭生活美满的同时,仍然会遭受内在的痛苦。他们可能会感到绝望,认为没有人了解自己(甚至那些精神健康专业人士也不能理解他们),倾向不向他人谈及自己儿时的创伤经历,所以更不用说逆转童年不良经历所受的伤害。我想说的是,对于那些因童年不良经历而遭受内在痛苦的人来说,有一种不算最完美和最完整的「演算机」是可以使用的。 电影中的其中一句说话让我感动——「发生过的事情,已经发生。」这意味着我们绝对不能删除童年不良经历,但是我们有可能以新的方式看待它,并从当中的伤害康复过来。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亲或母亲拥有自恋型人格,会对子女有什么影响?

你会感到自卑和持续性地焦虑吗?你会不停认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关系中吗?你是一名完美主义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额完成?你会倾向因为信任的问题而与别人疏远吗?如果你对于以上其中一些的问题的回答有「是」的话,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两位自恋型父母的影响。具有自恋型人格的父母有什么特质?

觉察与自我有关的成瘾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拥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体帐户,并会不时发怖与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会或重要纪念日有关的帖文。当我们获得别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评论时,我们会有满足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讚好」和正面的评论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并释放多巴胺,令我们有愉悦感。我们会不断地检查手机应用程序弹出红色圆圈的讯息提示,由于这是奖励性的经验,因此我们会更频繁地发怖帖文,却忽略了自己实际上是渴望大脑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来寻求兴奋的感觉。

13 周年的反思——无止境的蜕变

当我回顾自己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二十年的历程,我发现自己在进行心理治疗的道路和方式不断地发展成长。今天是我私人执业的十三周年,回望过去,这趟旅程充满各种的挑战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数千位求助人身上学到不少有关人生的种种,他们让我学会谦卑和灵活性。正正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亦逐渐了解到心理治疗的确揉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元素。我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一方面是受专业培训后以科学实证为基础来为他人进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基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我需要学习心理治疗的艺术,就是以灵活和具创造性的方式来进行。事实上,没有单一类型的心理治疗能够满足每个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心理治疗中,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合所有人,因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