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们作出的判断与「现实」之间的相对性

我们在生活中都无可避免地面对各种各样的损失,例如是失去所爱的人、工作,甚至是健康的体魄,这些损失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和经历十分复杂的情绪。有时候,我们会质疑为什么自己需要面对这些损失,渴望找出背后的原因。除此之外,我们也会难以接受自己面对失去的事实,并且饱受折磨经历哀伤的过程。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上面对的损失不只局限于真正失去自己重视的人或事物。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现实」超出自己的预期或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时,我们也有机会面临损失。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发现那位似乎看中她的男同事原来是一位好色之徒,而且非常擅于操控他人,她因此而感到非常沮丧。当觉察到这一点后,她为自己曾长期与这位男同事建立暧昧关系,并渴望有进一步的发展而经历了悲痛的过程。除了悲伤,她的内心也充满愤怒,不断质问自己为什么被困于这段暧昧关系中这么久,自己却无法意识到「现实」。但问题是,「到底什么是现实呢?」。

我们生活于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混乱的世界中,难免会渴望自己能够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以及更加确认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现实」。在我们的社交圈子中或是家庭网路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身边有些控制慾十分强烈的人或是容易感到焦虑的人。然而,根据神经科学的理论,人类所看到自己的「现实」是建基于先入为主的见解和受生活经历所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明白我们心底去解释面临损失或遭受悲痛的原因还取决于不同的因素。例如是教育、宗教信仰、性格特质或思考方式,以及其他外在因素。事实上,暂时可以得出的答案是,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得知真实的现实,而所有苦难和痛苦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一个谜。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人类对大自然的控制亦有限。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现实」与我们自身的立场和观点有关。在大自然中,一切都是互相有着联系的,好与坏只是相对的。譬如,一只羔羊成为了狮子的晚餐,无疑是一场充满痛苦和损失的悲剧。相反,对于那只狮子来说,这是一件「好」的事实,因为把羊肉带回去可以养活整个狮子家族。

基于对于我们的「现实」的这种相对性概念,我们需要保持谦卑,从而了解对人类有限的感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看到整个宇宙的整体时,就会明白自己无法完全理解为什么事情会一起发生。透过保持谦卑,我们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判断眼前的事物时放下僵化。对于上述的那位求助人,对她来说「糟糕的现实」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被男同事操纵。但从另一方面看,「美好的现实」是她能够觉察到自己对现有的婚姻缺乏欣赏的盲点。当她意识到这一点后,她便开始谦卑自己,展开深入的自我反省之旅。当我们能够谦虚地面对自己的损失,从僵化的角度走出困境,或许会意识到这些损失实际上是帮助我们成长,并且成为一个谦卑的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类有哪些「基本情绪」?为何这些情绪对我们十分重要?

当我们驾驶时,如果对面行车线的司机突然切入并险些撞车,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在那短短的几秒,我们惊恐的情绪令我们作出自动反应,立刻扭动軚盘躲避以免意外发生。这种自动反应是与杏仁核活化有关,甚至在我们有意识地评估眼前的状况之前已对于威胁作出了反应。这是一个具有原始进化的的重要生存机制。恐惧是一种主要的适应性情绪,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静观对话中的开放性和同理心

作为一间商店的常客,我在购物经验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售货员。在这个星期,我到了这间店舖打算购买那件想买一段时间的商品。可是,当我一进店时,其中一位售货员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销一件我没有打算购买的东西。她不断地告诉我那件商品的好处,以及店舖现时举行的促销活动。她一直不停地说话,我过了一段时间才终于有机会告诉她我打算买什么。然而,她仍然锲而不舍地向我推销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并没有向我推荐我想购买的那件商品。最后,由于我与售货员之间缺乏联系,在没有足够的资讯和信心下,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购买。这就是在与他人对话时缺乏静观觉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