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努力追求慾望及舍弃所有慾望的二分法思维

极简主义在那些崇尚自由与平静的人中越来越流行,我们可能经常看到以这种态度生活的人会放弃生命中的慾望和想要的东西。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开始奉行以最少的物质来过活,并舍弃所有不必要的物品。极端的是,他毅然辞去收入丰厚的工作,决定成为一位兼职补习老师,以自己的积蓄支持生活。他认为这样就能得到他一直以来所向往的自由与平静。经过深入和讨论后,我们发现在他立志成为一位极简主义者前,他失去了一次晋升的工作机会,以至于他觉得自己当前的职位毫无意义。事实上,他的内心深处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升职。对于未能获得这个机会,他亦很担心自己作为公司资深管理人员的地位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升职的愿望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源自于对失去地位的恐惧。你认为获得晋升的愿望本身有问题吗?我们是否应该放弃任何争取成就的慾望来换取自由与平静?

根据临床心理学家Tara Brach所指,我们对自己的慾望和需求的自然倾向并不是问题所在。事实上,这些愿望和需求激励我们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和健康地与他人竞争。例如,我们会为了获得就业机会而通宵达旦地温习,以便通过大学入学的重要考试。我们对于建立一个幸福家庭的渴望会促使我们致力追求一个潜在的配偶,愿意花上很多时间和他或她在一起。当带着这些愿望,我们就成为可以为社区和家庭作出贡献的成员。另一个例子是一个人可能很努力地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领导者。有了这个慾望,这个人就可以在所在的领域一展所长,带领团队继续发展和创造。以上提到的都是作为人类有慾望和需求的光明面。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的慾望本身亦没有问题。

那么,拥有慾望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人们会变得执着于放弃所有慾望?事实上,当我们倾向执着于自己愉快的经验和个人财产时,就很容易被困于自身的慾望和需求中。例如,上述提及那位致力成为跨国公司领导者的人对权力的慾望或许不会有问题,因为这展现了慾望具备建设性及积极的一面。但是,如果一个人执着于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沉迷于以自私的方式来维持权力时,他或她就会被自己的慾望所束缚。当一个人希望极端地奉行简约主义来生活,或许会被限制个人职业发展和无法暴露于各种的生活体验中。

Tara Brach 建议我们采取中庸之道来控制我们的自然需求。按照她所说,我们可以尝试采取「不被它佔据、也不会抗拒它」的态度来与自己的慾望联系起来。透过静观,我们可以培养对慾望产生的觉察,并认识到自己那些与慾望和需求相关的身体感觉和思想。这样,我们可以延迟对这些慾望的反应,以及接受作为人类的自然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够在自由地追求慾望和完全放弃它们的陷阱之间取得平衡。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当我们被困在现时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变时,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会上,经常都会听到自己的朋友诉说工作十分无聊,但却不愿意承受辞职带来的风险。疫情大流行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增加了人们担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结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现时的日常工作,仍然会宁愿继续留在现时的岗位,避免作出转变。任职超级市场的收银员或是客户服务中心的接线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们有机会好好享受工作吗?当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复地执行相近的任务时(例如外科医生每天都要做手术或是音乐家在常规表演中演奏乐器),如何能够避免工作倦怠?

成为「社交蝴蝶」是积极发展人际网路的唯一途径吗?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会欣赏那些非常擅于交际、有魅力和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因为他们看似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拥有几万个联系人,或在Facebook 上拥有几千个朋友,在网路上都会不时看到他们与不同人士参与聚会。在社会上,那些人脉广阔和社交能力强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扬,人们都普遍认为他们更成功和更具影响力。事实上,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场合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较内向或拥有与他们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于建立人际网路?你需要学习成为一只「社交蝴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