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人格障碍与不忠的关系

我们不时会在戏剧或电影里看到有关对伴侣不忠或出轨的情节,事实上,这些情况可能比你想像的普遍得多。根据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的其中一篇文章所指出,超过一半的男性和女性都承认自己曾经在亲密关系中出现不忠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比自己想像中更容易受到不忠的影响。不同因素会影响一个人出轨的可能性,而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与人格障碍或某些人格障碍的特征有关。实际上,患有某些人格障碍的人更有可能在关系中出轨或作出对伴侣不忠的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对自我的形象并不稳定,而且控制冲动的能力比较弱。由于他们对自我的意识并不稳定,因此会倾向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自己被别人抛弃。此外,这些人也倾向运用二分法的思维来看待事物,换句话说,他们或许会在一段关系中显得过分理想化或倾向不停贬低对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而出轨,又或是因为迁怒于伴侣而发生外遇。他们可能会为了避免被伴侣遗弃,因此而作出不忠的行为来保护自己。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总是给人一种自大的感觉,而且需要别人倾慕和欣赏自己。然而,他们往往都没有足够的同理心。正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十分重要,他们会认为自己拥有很多的权利。事实上,他们还可能会倾向剥削别人的权利或利用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对这些人而言,他们有机会为了不断地得到伴侣以外的人的倾慕而选择出轨。由于他们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值得在同一时间与不同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另外,缺乏同理心也导致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不忠行为会严重伤害伴侣的感受。

另外,一个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会倾向于无视他人的权利,甚至经常侵犯别人的权利。这些人常常不按照社会规范和规则行事,有机会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作出欺骗的行为。由于这些人没有太多的同理心和过分冲动,他或她会经常作出鲁莽的行为,不理会自己的所为可能会为他人带来痛苦。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所具备的特质会让他们倾向于关系中出轨,亦可能与他们渴望违反社会规范的冲动有关。他或她之所以有外遇,亦有机会只是想透过伤害自己的另一半来寻求愉快的感觉。

当然,并不是所有对伴侣不忠的人都患有人格障碍,背后还可能涉及其他的因素。然而,如果发现对方经常出轨而且毫无悔意,可以考虑看看对方是否拥有一些人格障碍的特质。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儿童时期的人际创伤的心理治疗

在我心理治疗服务中,比较常见的求助者是经历人际创伤而寻求心理治疗的人士。很多临床问题,包括临床完美主义、依附问题、自我形象低落和自我忽略都有机会与求助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创伤经验有关。一段健康的母婴关系能够促进小孩安全型依附的发展,妈妈能够敏锐地对婴儿发出的讯号作出反应,在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从更广泛的意义理解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发展

自1997年以来,香港人面对这个城市不同方面的变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对的事情时,都会问我有关身份及其发展的问题。到底什么是身份呢?如何能够概念化一个人在生命中的身份发展?当我们把「香港」称为自己的家乡时,可能会透过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独特的叙事来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对这个城市中一些可以预见的变化时,可能担心会因此而影响正在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香港人的身份发展。事实上,对于香港人这种特殊身份的改变仍然充满很多不确定性。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研究身份发展的概念,便有机会意识到任何身份发展都存在许多个人上的差异。

面对逆境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奇异博士》描绘了一位富有而着名的神经外科医生的「英雄之旅」,这位医生就是傲慢的奇异博士。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双手受到创伤,令他无法进行手术。在寻求治疗双手的旅途中,他前往卡玛泰姬(Kamar-Taj) 寻求巫师的帮助。经过巫师和古一的培训,奇异博士的双手康复了。奇异博士决心踏上保护地球的旅程。根据美国文学教授Joseph Campbell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这是一段寻求真实自我的旅程,我们能够在生活上做一些比自己更伟大的事情,从而获得内在的满足,感受生活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