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更加需要拥抱自己的无知

近日,香港第五波疫情变得十分严峻,加剧了很多人的焦虑和恐惧。由于情况暂时仍然未受控,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少人都害怕受到感染,又担心有可能被送到隔离营。对于那些面临失业或公司倒闭风险的人士来说,他们也感到非常忧虑。一众家长也有机会因孩子需要提前放暑假而苦恼,为子女安排日常活动而承受莫大压力。面对疫情不断的扩散,中年人士都非常担心年迈父母的健康。事实上,第五波疫情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未知之数,面临眼前的所有不确定性,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冷静地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部分的恐惧和焦虑是与自己对事物的误解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能够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然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即认同自己有能力驾驭大自然和其他所有的环境因素。为了能够保持平静,我们需要面对一个现实,就是没有人能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是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未来,原因是能够影响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当然,在某程度上,我们仍然可能透过一些方法或作好准备来控制部分的未来,以寻求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但是,我们亦需要明白即使我们如何努力,也难以避免在生活中面对不确定性。

除了对安全和舒适的渴求,我们对于控制和寻求可预测性的需求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所产生令人不适的情绪有关。我们会倾向避免经历焦虑和恐惧,因此在面对这些感觉是会感到不舒服。矛盾的是,面对极端不确定性时,我们越是试图控制,就会经历愈多的焦虑和恐惧。原因是在我们意识到自己仍然无法完全获得完全的控制时,那些永无止境的控制策略让我们更加恐惧和焦虑。相反,如果我们尝试放下对完全掌控的慾望,并在合理的水平下做那些我们能做的事情,便能学会如何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恐惧。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在极端不确定性下接受和拥抱自己的这些情绪,它们可能会逐渐消退。虽然这样做不一定能保证我们可以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但是可以减少我们的痛苦,并且让我们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眼前的困难和挑战。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学会平静地面对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就是我们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来体验这些情绪,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一定程度改变自己的态度,也就是明白自己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感到焦虑和恐惧是自然的。这样,我们便能以开放的态度和好奇心来观察和体验这些情绪,并尝试在可接受的水平中紮根地拥抱它们。当我们感到紮根和踏实时,便能安定心神。要培养紮根,我们可以透过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来增强自己的觉察。我们亦可以学习发展自己对身体及其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的觉察。例如,当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到脚部接触地面的感觉和臀部坐在椅子上的重量来培养紮根。我们亦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锻鍊来学习提升对身体的觉察,譬如是瑜伽和冥想,让我们观察自己的身体感觉。当我们感到踏实时,便会减少陷入高涨的情绪。此外,在面对恐惧或焦虑时,我们便能减少作出欠缺理性的反应。事实上,如果我们在面对极端不确定性时拥抱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便能减少经历痛苦。

毫无疑问,我们在第五波疫情下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学习培养紮根,这样才能拥抱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即使我们正在面对各种负面情绪,请您记得您并不孤单,就让我们同舟共济,乘风破浪。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为什么静观近年如此受欢迎?练习静观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静观练习近年在很多国家兴起,不论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众都可能会参加一些静观课程,例如静观减压课程(MBSR)或是静观认知治疗(MBCT)。世界各地的学校也逐渐引入静观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业机构亦在企业培训的计划中加入静观的元素,透过静观改善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们的工作表现。到底静观是什么?为什么静观变得愈来愈受欢迎?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