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无法整合自我的不同方面会令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产生不稳定的自我意识。结果,对于自我的洞察和感觉会变得波动和以二分法来界定。也就是说,这些人很容易将自己视为「所有都是好的」或「所有都是坏的」。除此之外,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未能以完整性去看待他人的形象,难以整合他人的「好」与「坏」。因此,他们也会以二分法把别人界定为「全部都是好」或「全部都是坏」,从而加剧了人际关系的动盪。实际上,那些倾向发展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大多都在成长的阶段缺乏主要照顾者适当的认可,无法在主要照顾者身上获得对自我形象的反馈。主要照顾者的不足损害了他们发展稳定而连贯的自我意识,而这种自我意识是可以与他人区分。缺乏连贯的身份认同令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行为变得不稳定和无法预测,令他人作出相对不稳定和无法预测的反应。这样,其他人未能在人际关系上提供一个稳定的反馈,有机会令那些患者的身份认同更加不稳定,变成了破坏其身份认同和人际交往不稳定的恶性循环。

一个人要在生命中健康发展,需要发展一种独特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建立人际关系网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在以上两个方面都有机会面临不少重大的问题。他们不稳定的自我意识令自己无法融合自我的不同方面,而不稳定的自我又导致无法预测的行为和波动的情绪。他们有机会不知道自己从人际关系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难以对他人说「不」,无法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线。由于波动的自我意识和无法预测的行为,他们很多时候都未能获得他人的一致认可。结果,在保持自己的个人化时,损害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影响了人际关系。

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不稳定的情绪和行为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要了解他们,我们可以从不稳定的自我意识和在人际关系中所面对的困难了解更多。我们亦可以透过培养更高的包容度和以富有同情心的方式与他们相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童年创伤会带来什么影响?何时该寻求治疗?

你会否认识一个在面对纷乱的生活仍能稳定心神和冷静自如的人?相反,你又会否遇过一个人即使在轻松的环境和气氛下都会显得困惑和无法专心?假设这两个人有着相近的教育和经济背景,什么因素会使他们二人存在这么巨大的差异?其中一个潜在的原因,可能是那个能够安定心神和保持冷静的人在童年时期与照顾者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而那个感到惶惑和容易分神的人则有机会至少有过一种童年逆境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这些经历导致一个人对照顾者产生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以初学者的心态看待事物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的求助人经常要求我对他们的问题进行临床诊断。有时候,当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得到具体的诊断,会感到更加确定。透过彻底的评估和持续的治疗,我常常发现求助人所提出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一个具体的诊断,如患上抑郁症或焦虑症,并不能对制定心理治疗计划提供太多有用的资讯。很多时候,得到相同诊断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所制定的治疗计划也可能非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