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突如其来不成比例的愤怒爆发可能与童年创伤有关

有时候,当我们看到某人突然爆发不成比例的愤怒情绪时,或许会认为他或她的脾气控制能力很差。我们有机会忍不住去评论这个人,并把自己与对方区分开来,如觉得自己比对方有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在某些有毒关系中,有些人可能会批评另一半无法控制愤怒,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或许是引发对方情绪爆发的人。在对他人作出过早的判断前我们也许需要保持谦卑,尝试了解对方在过去的经历,并反思自己的不敏感。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一直都给人冷静和温柔的感觉,即使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或感到不满时,他亦甚少向别人发脾气。然而,当他的女朋友批评他做家务或日常琐事的方式时,他往往都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有一次,他的女朋友对他洗碗习惯作出评论,触发他大发雷霆。面对他无理取闹和不成正比的情绪爆发,他的女朋友感到震惊和害怕,甚至判断他有性格问题,并想过和他分开。
我的这位求助人是否有某种人格问题或患上精神障碍?就着他这些行为而下定结论判断他患上精神障碍是言之过早。透过深入地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后,发现到他的母亲在他童年时期对他作出严厉的批评。正正因为这些批评,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不足的。因此,他的自尊心非常低,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即使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但是他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成就并夸大自己的失败。每当他的上司按照他的工作给予回馈时,他都会非常敏感,更会视这些为严厉的批评。此外,他亦沉迷于寻求以「完美的方式」来完成工作,因为他不愿意面对他人任何的负面评价。结果,他在工作上常常都出现拖延的倾向,进一步加剧获得负面回馈的可能性。
对我这位求助人来说,很重要的是他需要觉察自己的情绪爆发可能与某些触发因素有关。事实上,他有机会将别人对他作出真诚而富建设性的回馈当作成严厉的批评。如果他能够提升对这种情绪反应的觉察,或许更有机会控制自己的愤怒爆发。
为了提升这方面的自我觉察,其中一项实际策略就是培养及恒常练习静观。通过恒常地练习,他可以学习觉察自己在某些情况下作出过度反应的冲动,并反思被触动的可能性。如果他这种自我觉察提升,将会有更多选项来决定如何回应别人对他的回馈。不论别人给予的回馈是否准确,他都可以保持冷静来与对方交流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他的女朋友来说,重要的是学习倾听和理解我的求助人的感受和想法。透过与他进行真诚的交谈,她也许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他,而不是过早批判他。她有机会理解到他作为人类的复杂性,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机会作出不同的行为表现。假如对此有足够的理解和教育,以及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妄下判断,这种关系问题可以会有显着的改善。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明白自己很容易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评论和看待他人。如果能够培养对此的觉察,我们将更有机会与他人建立更良好和健康的关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苦难的两枝箭

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伤的心理痛苦。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们曾经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经历。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时显得如此平静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却在面对痛苦时变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拥抱无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过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诊断患病前也一直恒常地规锻炼身体。四十多岁的她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事业,亦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患上癌症是的确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疗的过程为她带来不少创伤,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令她变得虚弱,体重亦明显减轻,身体出现恶化的情况。经过多个月以来的治疗,她的情况得以舒缓,可以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缓后,她觉得新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她还认为自己因为患病而变成一个有缺陷的人,经历无比的沮丧。由于她可能无法回复以往丰富而积极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耻。此外,即使与肿瘤科的医生会面跟进情况,亦会让她经历高水平的焦虑。事实上,患上癌症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时光无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和适应这个新的「自我」?她要怎样做才能继续过着快乐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