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们需要拥抱自己的弱点,才能让自己安定心神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经常有一些完美主义者因不同的原因向我求助。例如,一位女士无法接受自己在工作中犯错,经常在向同事发送电邮前再三重复地检查有没有错漏。此外,她的完美主义亦令她有严重的拖延问题。结果,她在工作的表现评核中获得非常差的评价。在办公室工作时,她长时间都处于高水平的焦虑。矛盾的是,她越是避免犯错就越感到焦虑,并犯下更多的错误。她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安定心神?

在和这位求助人进行的其中一节心理治疗中,我们一同探讨她在犯错时对自我作出严厉批评的倾向。在讨论的过程中,她突然表现得十分痛苦,并告诉我她对自己如此挑剔感到很羞耻。事实上,正因为她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弱点,促使她的恶性循环持续不断。她那些永无休止的自我批评和回避面对自己的脆弱成为了进行心理治疗的障碍物。

现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即使是那些看起来非常成功的人,他们也有其弱点和短处。对于那些有拖延倾向的人来说,他们很少会开始动手进行工作或执行计划,很明显地这是与他们往往希望在工作中取得完美的结果有关。要接受自己的弱点,我们需要放弃完全地控制结果的慾望,并学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时会犯下错误。另外,我们亦需要接受生活中有很多的未知之数。当我们越能够接受自己的弱点和拥抱自己的脆弱,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踏实和冷静。

保持谦卑也对我们有益,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承认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这种谦逊有助我们培养更强的自我意识。我们能够以更开放的态度去看待新的思想和外在环境,促进我们的个人成长之馀,又可以增强我们的灵活性。事实上,向他人展示我们自身的弱点亦能够增加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当我们让其他人了解我们的弱点时,其他人就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我们。

如果我们更为接纳和拥抱自身的弱点,将更有机会减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极为焦虑。当我们不会过度在乎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就能够减少因掩饰自己的缺点或展示真实的自我而承受莫大的压力。这样,我们就在工作或进行日常活动时不太可能感到焦虑,更能够安定自己的心神。

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我并不完美,也有很多弱点。提醒自己需要拥抱这些弱点,以及不要害怕在适当的时候向他人展示,这些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尽管社会的集体价值观重视人们要表现得精明能干和获取成功,但是我们也可以为自己独有的完美主义而努力。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为什么静观近年如此受欢迎?练习静观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静观练习近年在很多国家兴起,不论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众都可能会参加一些静观课程,例如静观减压课程(MBSR)或是静观认知治疗(MBCT)。世界各地的学校也逐渐引入静观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业机构亦在企业培训的计划中加入静观的元素,透过静观改善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们的工作表现。到底静观是什么?为什么静观变得愈来愈受欢迎?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