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们需要拥抱自己的弱点,才能让自己安定心神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经常有一些完美主义者因不同的原因向我求助。例如,一位女士无法接受自己在工作中犯错,经常在向同事发送电邮前再三重复地检查有没有错漏。此外,她的完美主义亦令她有严重的拖延问题。结果,她在工作的表现评核中获得非常差的评价。在办公室工作时,她长时间都处于高水平的焦虑。矛盾的是,她越是避免犯错就越感到焦虑,并犯下更多的错误。她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安定心神?

在和这位求助人进行的其中一节心理治疗中,我们一同探讨她在犯错时对自我作出严厉批评的倾向。在讨论的过程中,她突然表现得十分痛苦,并告诉我她对自己如此挑剔感到很羞耻。事实上,正因为她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弱点,促使她的恶性循环持续不断。她那些永无休止的自我批评和回避面对自己的脆弱成为了进行心理治疗的障碍物。

现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即使是那些看起来非常成功的人,他们也有其弱点和短处。对于那些有拖延倾向的人来说,他们很少会开始动手进行工作或执行计划,很明显地这是与他们往往希望在工作中取得完美的结果有关。要接受自己的弱点,我们需要放弃完全地控制结果的慾望,并学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时会犯下错误。另外,我们亦需要接受生活中有很多的未知之数。当我们越能够接受自己的弱点和拥抱自己的脆弱,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踏实和冷静。

保持谦卑也对我们有益,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承认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这种谦逊有助我们培养更强的自我意识。我们能够以更开放的态度去看待新的思想和外在环境,促进我们的个人成长之馀,又可以增强我们的灵活性。事实上,向他人展示我们自身的弱点亦能够增加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当我们让其他人了解我们的弱点时,其他人就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我们。

如果我们更为接纳和拥抱自身的弱点,将更有机会减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极为焦虑。当我们不会过度在乎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就能够减少因掩饰自己的缺点或展示真实的自我而承受莫大的压力。这样,我们就在工作或进行日常活动时不太可能感到焦虑,更能够安定自己的心神。

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我并不完美,也有很多弱点。提醒自己需要拥抱这些弱点,以及不要害怕在适当的时候向他人展示,这些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尽管社会的集体价值观重视人们要表现得精明能干和获取成功,但是我们也可以为自己独有的完美主义而努力。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你是否如实地活出真正的自我?

当我们想到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时,最有机会因为什么而感到遗憾?其中之一可能是我们在对生活最后的反思中,发现自己没有勇气活出真实的生活。譬如,我们可能在一生中都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被困于一段早已不再珍惜的婚姻中。我们也有可能反思自己在过去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发展新的事业。当我们问自己到底自己的生活是否与重视的事情一致时,或许发现自己并不是真正地为自己而活。

与不成熟的父母关系疏离

对于那些从小成长于完整家庭,父母会为自己提供足够基本需要(如食物、住所和教育)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很难告诉别人自己实际上对亲子关系感到不满。当这些人向朋友谈及有关与父母欠缺联系及他们对自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朋友总是叫他们不要抱怨。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的朋友可能会淡化这些人在童年时期所承受的痛苦所带来严重性,因为他们会认为父母无论如何都会爱护自己的孩子。然而,随着更深入的交谈和理解,这些人可能发现父母的其中一方或双方并不成熟,似乎无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尝试理解自己的观点,更似乎没有兴趣关注自己在生活中的需要和困难。我的其中一位成年求助人告诉我,当他向年迈的父母讲述自己小时候的社交焦虑时,他的父亲回应说:「你怎可能会有社交焦虑?你小时候看起来很正常,常常都很快乐!」事实上,这位求助人因在学校受到同学长期的欺凌,整个童年时期也受焦虑和抑郁情绪所困扰。

运用静观来管理情绪的矛盾之处

在我的临床治疗中,我不时会揉合静观的元素来帮助面对各式各样问题的求助人。我的求助人经常会说:「我已经尝试练习过数次你所教我的静观练习,但是我没有任何感觉,练习后亦没有任何效果。」当其中一位患上焦虑症的求助人说这句话时,我意识到他或她实际上认为静观是一种帮助人们消除焦虑的技巧,以及在每次进行练习后便不会再感到焦虑。事实上,研究证实练习静观对于那些有焦虑问题的人是有益的。然而,自相矛盾的是,如果一个人试图透过练习静观来舒缓焦虑的感觉,这种有意识地「消除焦虑症状的技巧」可能会产生另一种效果,那就是一个人越希望借此摆脱焦虑,他或她越有机会经历更加强烈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