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如何从抑郁中的反刍思考中走出来并作出行动?

当亲密的人正在经历抑郁情绪时,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们难以要求对方停止反复思考。很常见的是,一个感到抑郁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他或她都无法摆脱那些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无助的想法。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患上抑郁症,在被上司解僱后,他不停重复思考他人对他的评价。此外,他的抑郁亦令他疏远了家人和朋友。结果,他没有渠道分享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机会对他的想法进行有效的客观评价。他认为自己被困于当前的生活中,拒绝从事任何有意义的活动。另外,他缺乏动力寻找新的工作,并因为失业而觉得自己前路茫茫。事实上,他对于持续反复思考自身不足和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等主观想法而苦恼。尽管他知道这些思想只会带来负面效果,但是他仍然无法阻止自己这样做。他感到非常迷失或对生活失去掌控感。为什么患上抑郁症的人无法阻止自己反复思考?

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他们难以控制自己反复思考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视此为一种具功能性的回避,以便能够回避经历逆境。例如,上述我的那位求助人沉迷于反思自己的不足,就能够一直拖延作出行动寻找新的工作。这样,他可以避免在求职过程中经历有可能出现的失败,以及无需承担被其他僱主视为庸碌无能的风险。实际上,这可能亦减轻了他担心自己在求职面试时被羞辱或因找不到另一份工作而经历失败的痛苦。基于反刍思考具备这种功能的可能性,他的抑郁情绪不但加剧,更让他陷入更多的反复思考中。

当人们情绪低落时,他们的反复思考有机会导致他们出现社交退缩的情况,拒绝或逃避出席社交活动。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封闭,让他或她以消极的方式思考生活各个方面,并加重抑郁症的程度。除此之外,反刍思考可能会限制人们接触那些与自己思想互相矛盾的讯息,使他们难以否定自己的消极信念及获得新的学习机会。譬如,我的那位求助人因为这些反复的思想而感到被困,认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没有人会愿意僱用他。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没有与任何家人或朋友讨论这件事情。他的社交退缩让他无法尝试在这件事情上接收其他观点。同时,他不曾参加求职面试,就难以从中学习如何改善自己的面试技巧或其他技能,继而进一步限制找到另一份好工作的机会。

事实上,抑郁症患者的反复思考令他们无法正视他们实际的问题,导致未能运用有效的实际策略来解决它。这种避免面对实际问题的方式让人只是关注自己的思想和内在状态。渐渐地,由于没有正视问题并寻求实际的解决方法,以及拒绝从事更积极的活动,持续的抑郁情绪自相矛盾地「证明」一个人是不足和没有价值的。

透过进行合适的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能够减少或停止进行反复思考。当一个经抑郁的人能够以具建设性的行为代替反刍思考时,他或她将更有机会正视自己的实际问题并投入于新的学习中。以上述的例子来说,我的求助人因此而开始寻找新的工作并进行不少工作面试。经过多番的尝试和努力,他逐渐掌握了更多表达自我和与人沟通技巧。最终,他找到了一份适合的工作,开发了事业发展的新一页。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苦难的两枝箭

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伤的心理痛苦。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们曾经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经历。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时显得如此平静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却在面对痛苦时变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拥抱无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过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诊断患病前也一直恒常地规锻炼身体。四十多岁的她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事业,亦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患上癌症是的确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疗的过程为她带来不少创伤,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令她变得虚弱,体重亦明显减轻,身体出现恶化的情况。经过多个月以来的治疗,她的情况得以舒缓,可以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缓后,她觉得新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她还认为自己因为患病而变成一个有缺陷的人,经历无比的沮丧。由于她可能无法回复以往丰富而积极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耻。此外,即使与肿瘤科的医生会面跟进情况,亦会让她经历高水平的焦虑。事实上,患上癌症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时光无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和适应这个新的「自我」?她要怎样做才能继续过着快乐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