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人格障碍与不忠的关系

我们不时会在戏剧或电影里看到有关对伴侣不忠或出轨的情节,事实上,这些情况可能比你想像的普遍得多。根据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的其中一篇文章所指出,超过一半的男性和女性都承认自己曾经在亲密关系中出现不忠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比自己想像中更容易受到不忠的影响。不同因素会影响一个人出轨的可能性,而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与人格障碍或某些人格障碍的特征有关。实际上,患有某些人格障碍的人更有可能在关系中出轨或作出对伴侣不忠的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对自我的形象并不稳定,而且控制冲动的能力比较弱。由于他们对自我的意识并不稳定,因此会倾向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自己被别人抛弃。此外,这些人也倾向运用二分法的思维来看待事物,换句话说,他们或许会在一段关系中显得过分理想化或倾向不停贬低对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而出轨,又或是因为迁怒于伴侣而发生外遇。他们可能会为了避免被伴侣遗弃,因此而作出不忠的行为来保护自己。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总是给人一种自大的感觉,而且需要别人倾慕和欣赏自己。然而,他们往往都没有足够的同理心。正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十分重要,他们会认为自己拥有很多的权利。事实上,他们还可能会倾向剥削别人的权利或利用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对这些人而言,他们有机会为了不断地得到伴侣以外的人的倾慕而选择出轨。由于他们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值得在同一时间与不同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另外,缺乏同理心也导致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不忠行为会严重伤害伴侣的感受。

另外,一个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会倾向于无视他人的权利,甚至经常侵犯别人的权利。这些人常常不按照社会规范和规则行事,有机会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作出欺骗的行为。由于这些人没有太多的同理心和过分冲动,他或她会经常作出鲁莽的行为,不理会自己的所为可能会为他人带来痛苦。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所具备的特质会让他们倾向于关系中出轨,亦可能与他们渴望违反社会规范的冲动有关。他或她之所以有外遇,亦有机会只是想透过伤害自己的另一半来寻求愉快的感觉。

当然,并不是所有对伴侣不忠的人都患有人格障碍,背后还可能涉及其他的因素。然而,如果发现对方经常出轨而且毫无悔意,可以考虑看看对方是否拥有一些人格障碍的特质。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如果父亲或母亲拥有自恋型人格,会对子女有什么影响?

你会感到自卑和持续性地焦虑吗?你会不停认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关系中吗?你是一名完美主义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额完成?你会倾向因为信任的问题而与别人疏远吗?如果你对于以上其中一些的问题的回答有「是」的话,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两位自恋型父母的影响。具有自恋型人格的父母有什么特质?

觉察与自我有关的成瘾陷阱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拥有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的社交媒体帐户,并会不时发怖与自己的休閒生活、成就、社交聚会或重要纪念日有关的帖文。当我们获得别人的「讚好」或是正面的评论时,我们会有满足的感觉。事实上,这些「讚好」和正面的评论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并释放多巴胺,令我们有愉悦感。我们会不断地检查手机应用程序弹出红色圆圈的讯息提示,由于这是奖励性的经验,因此我们会更频繁地发怖帖文,却忽略了自己实际上是渴望大脑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来寻求兴奋的感觉。

13 周年的反思——无止境的蜕变

当我回顾自己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二十年的历程,我发现自己在进行心理治疗的道路和方式不断地发展成长。今天是我私人执业的十三周年,回望过去,这趟旅程充满各种的挑战和祝福。我在遇到的数千位求助人身上学到不少有关人生的种种,他们让我学会谦卑和灵活性。正正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亦逐渐了解到心理治疗的确揉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元素。我作为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一方面是受专业培训后以科学实证为基础来为他人进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基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我需要学习心理治疗的艺术,就是以灵活和具创造性的方式来进行。事实上,没有单一类型的心理治疗能够满足每个求助者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心理治疗中,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合所有人,因为求助者的需要都是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