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为什么有些人犯错时会认定自己是失败者,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倾向认为自己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中犯错时,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在某次的面谈中,他对我说:「我不应该让我的同事知道自己因为团队士气低落而失去工作的动力。我这样做真的太傻了!我真是一个失败者!」当他告诉我团队内部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其他同事在他背后说他不是的想法时,他似乎完全相信自己这些念头。事实上,他并没有意识到实际的情况有机会与他的感知不相同。换句话说,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完全得知事情发展的真相和他的同事在他背后说三道四的内容。

这位求助人在告诉我他的想法时,倾向使用那些绝对性的词语。例如,他说:「由这一刻开始,我不能告诉任何同事我在工作中缺乏动力。我应该避免告诉任何人有关自己的内心世界,以保护自己的私隐。」这位求助人无法意识他所说的只是个人想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他未能了解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多样性的,他可以拥有一些值得信赖和交心的同事,更可以与这些同事分享更多有关自己内心世界的事情。当他极端地完全相信自己的想法时,受到二分法的思维模式所影响,采取非黑即白的态度来看待事物。也就是说,他要么选择向同事透过自己所有的内心状况,要么把这一切都隐藏起来。结果,当这位求助人以这种思维来认定自己犯错就是失败者时,会坚决地相信自己的想法,难以理解他的想法有机会不等于事实。

对于那些能够认识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而不一定是事实的人来说,他们在谈及自己的想法时会使用不同的言词。譬如,如果上述的那位求助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他可能会说:「我认为自己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我把自己的精神状况告诉了我的同事。」事实上,他也有机会以幽默的方式来描述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失败者的想法。他可能会说:「我又在认为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我的老朋友又回来找我了。哈哈!」虽然他描述的内容可能一样,但是他能够透过以不同的方式来谈论有关的事情。

无可避免地,我们每个人也许曾经以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来思考。我们可能因为犯错而感到失败,也可能因做了一些让自己看起来很愚蠢的事情而后悔。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以及是对自我的暂时感知。当我们留意到自己经常在说话时运用那些绝对的术语,便需要学习把自己从这种二分法的思维模式拉出来。我们亦需要明白自己对某种情况或自己的念头可能只是其中一种能够解释的原因或感知。这样,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陷入二分法的思维而坚信自己那些极端的思想。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抑郁症患者在反复思考时倾向运用抽象思维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抑郁症患者经常反刍有关自我价值感的思想是很常见。譬如,我其中一位求助人患上抑郁症并饱受睡眠困扰,因为他总是躺在床上反复思考,无法入睡。每当他闭上眼睛,就开始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失败,脑海里不停出现「我是一文不值」和「我是一个失败者」等想法。结果,他选择性地专注于以往生活中的挫折,习惯过度概括自己的思想,仓卒地得出一个笼统的结论——他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失败者。事实上,我这位求助人在床上反复思考的过程大多涉及抽象思考,他很努力地思考「为什么」,试图找出原因来解释自己当前正经历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例如,他会不停地问:「为什么这些事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为什么我不能够尽快入睡?」及「为什么我如此失败?」。

我们能够区分好运与恶运?

祝各位龙年快乐!在刚过去的农历新年,你是如何庆祝渡过的?品嚐了很多美味的食物?从亲友那里收到很多利是吗?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互相祝贺大家好运和身体健康是我们的传统。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在不知不觉间地区分了好运和恶运、健康良好和不佳、以及富有和贫穷。当然,这种文化和传统将我们与家人和朋友连系起来。这并没有什么坏处,而且遵循我们的传统是很重要的。经过深入的反思,它诱使我们相信这种区分模式是与生俱来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静观有助巴黎奥运两位香港金牌得主改善对身体的觉察并提升比赛表现

对于江旻憓和张家朗在2024年巴黎奥运取得金牌,香港人都为此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尽管面对挑战和于比赛中落后,他们二人都能够充分展现永不放弃和坚韧不拔的香港精神,获得不少的讚赏。很多人认为,两位在比赛中都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除了拥有最佳的心理状态外,他们在剑击比赛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表现出极高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