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放下我們對秩序和理解的渴求

對於那些有拖延傾向的人來說,他們常常遇到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反覆思考如何讓一切事情都處理得井井有條,或是渴望對每一件事都有充分的了解。事實上,追求秩序和理解對我們來說是很吸引。這是因為「完整及有秩序的畫面」的幻象能夠安撫了們內心對不確定性的焦慮。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難以決定在董事會會議上的簡報要涵蓋哪些最重要的資料,不停反覆思考該包含或排除什麼要點,以及他所作的決定可能產生的後果。他感到非常焦慮,因為他的上司對他的準備工作沒有給予具結構性和完整的指導。儘管他的上司提供這種有益他學習的開放性,但他卻視此為有機會犯錯或被貶低的危險。結果,他一直拖延,無法完成需要匯報的資料。

另一個例子是,人們經常試圖反覆思考某個現象的原因或某人行為的表面意圖。這種對獲得充分理解的渴望也是我們對補償當前環境中所有未知因素的自然傾向。對某些人來說,留下未知的空間會感到不安和不舒服。他們需要理解所有事情,才能得到掌控感和感到安全。我的另一位求助人習慣猜測每位參觀她的珠寶陳列室的顧客的意圖。如果她未能理解某位特定顧客的行為,就會感到無比焦慮。譬如,當一位顧客嘗試了很多珠寶款式後卻不願意購買,她便會擔心這位顧客並非真正的客戶,而是試圖竊取她的商業機密。這樣,她整天都在反覆思考,無法專心完成工作。我的這位求助人推測這位客戶的意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她一心想找出對方的真實意圖時,就無法停止思考。然而,這種反覆思考模式實際上無法幫助她找出答案,因為我們無法全面了解某人的行為或其真實意圖。

從以上的例子來看,如果我們能夠放下對秩序和完全理解的渴望,就能夠培養內心的平靜和思考的靈活性。在接受與承諾療法(ACT)中,學習擺脫無益的反覆思考並專注於有益的反覆思考對我們來說很有用。對我們來說,停止期望「無序」的想法,以及對某種情況或某人的行為的未知會消失也是很重要,這有助於我們放下一直以來對充分理解和完整秩序的渴求。這樣,我們的焦慮就會減少,從而更為平和地面對日常問題。如果我們能夠進一步反思,將更有機會發現「無序」和未知比有序和充分理解更加常見。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作為臨床心理學家,我可以治療我的家人或朋友嗎?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我的家人和朋友經常因為心理健康、人際關係和其他問題(例如工作壓力)向我作出諮詢。在我的社交圈子中,不時有人向我作出請求,希望我為他們的伴侶或密友進行正式的心理治療。我通常會禮貌地拒絕他們的請求,並盡力轉介有類似背景的專家為他們提供心理治療服務。為什麼在提供心理治療時保持適當的界限如此重要?而在什麼例外的情況下,心理學家能夠同時與某人建立多重關係?

移民的挑戰──勇氣令我們變得更強大

在最近兩年,愈來愈多的香港人正在考慮移民到其他國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不時都會有朋友與自己分享移民的想法和計劃,甚至有些朋友在沒有任何準備下便離開了。不同年齡層的人如果在缺乏規劃和社會資源下移居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也許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例如,年輕人可能會有經濟上的壓力,擔心自己在外國沒有穩定的工作來維持生計;中年人可能需要放棄原本安穩的生活而離開家鄉,除了為子女適應新的成長環境而擔憂,又要考慮是否帶同年長的父母移民而煩惱。

二分法思維扭曲了我們與他人分離性的感知

作為人類,我們都難以避免對一些與自己不相同的人作出自動化的批判。我們傾向批評別人做了那些我們不認同的事情或沒有作出我們認為必要的行為。例如,一位女士對於表弟的太太沒有出席農曆新年期間的家庭聚會而作出了負面的評價。她不斷地批評表弟的太太不懂得尊重長輩,說了不少中傷對方的說話。另一個例子一位母親認為兒子十分反叛和不正常,原因是她的兒子無視自己的反對,繼續與一位男同學交往。這名母親向心理學家尋求協助,希望能夠改變兒子的性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