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要求部分

现今,幸福和快乐是很多人追求的重要目标。我们或许在不知不觉间倾向于别人面前展现最好的一面,让人觉得我们身心健康。当带着这样的期望,我们可能无法接受自己感到沮丧的时刻。我们有机会因为身体不适或其他问题而批评自己,并试图向身边的人隐瞒我们的困难。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接受了我几年的心理治疗,起初她因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而缺乏动力,难以维持健康和有规律的生活。她亦因为抑郁症而放弃修读硕士课程,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透过心理治疗,她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情绪明显得到改善。她更开始参加一些舞蹈课程和从事兼职工作。然而,由于最近的舞蹈课程的参与率减少,以及她反复思考自己的生活欠缺方向,她的情绪恶化了。结果,她开始沉迷于电子游戏,长时间留在家中打电动。

对于很多抑郁症患者而言,普遍都存在一个潜在问题,就是对自己要求过高。这些人可能会期望自己在学业或工作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或重大成就。常见的是,基于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往往会因为未能实现自己渴望的目标而感到沮丧。结果,他们可能会放弃正在做的事情并持续陷入抑郁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他们的抑郁情绪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是,过去因未能实现目标所经历的挫败感可能会使他们偶尔出现情绪波动。在这个时候,他们或会开始责备自己的病情轻微复发。这种重复的模式有机会影响他们正进行的心理治疗的进展。
在我上述提及的个案中,重要的是我的求助人要觉察到她潜在的自我要求和自我批评。面对舞蹈课程的出席率下降,她感到情绪低落或许是正常的。由于她无法接受这个情况,便对自我作出严厉的批评,并且通过沉迷游戏来避免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对她来说,她需要明白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了解和接受自身不足和缺乏生活意义的感觉非常重要。当她觉察到自己倾向对自己要求过高并开始设立更实际的目标时,她的情绪可能会逐渐好转。在这个情况下,我的求助人重新考虑学习西班牙语,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到西班牙旅行。她开始把生活的重点放在恢复更健康的日常生活和搜寻有关语言学校的资料。在戒掉打机成瘾及重新将生活重心转向现实的目标后,她的情绪有所改善,并且更有动力去实现相关的目标。
对于患有抑郁症的人来说,面对情绪起起落落是很常见。有了自我接纳和自我慈悲,他们将更有能力以平静和强项来面对动盪。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如何在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响下努力地回复正常的生活,由于香港的受感染个案减少,不少人都恢复过去喜欢从事的活动,譬如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等等,并开始筹备实体的社交聚会。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例如失业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扰。结果,这些人可能无法恢复以往喜欢的某些活动,他们如何在当前的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