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我们是否按照自己的目标或价值观来生活?

今天在上班途中我遇上了一位非常特别的计程车司机,这位司机之前已经载过我和我的丈夫数次,我们都对他积极和充满活力的气息感到惊讶。他告诉我们他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事实上他看起来就像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拥有强健的体魄。他所租的那辆计程车非常整洁,据他所说,他每天凌晨四时就起床,并在上班前彻底地清洗计程车。下午下班后,他每天都会跳舞和做瑜珈。每次乘搭他的车时,我都认为有一位具备积极生活态度的天使被派来给我祝福。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笑声,总是能够消除与他聊天的人的负面情绪。如果我是一位研究员,我会想研究为什么具有这种气息和性格的人能够在一份不起眼的职业中保持如此积极的能量?在另一方面,为什么有时候我在乘车时能够感受到某些计程车司机的低落情绪和缺乏动力,并散发着消极气息?

要回答这条问题,我记起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渴望透过考进着名大学并攻读硕士学位来成为一位从事精神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士。然而,在过去五年,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考上心仪的学科。此外,他亦拒绝了一些他认为不太有声望的课程,并且未能实现他立志成为精神健康专家的目标。这五年来,他一直苦苦追寻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却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不太专注于自己当前的工作,而且在空閒时也没有培养任何兴趣。严格来说,他根本没有什么閒暇的时间,因为他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就只会沉迷于学习,渴望借此增加考进硕士课程的机会。由于已被相关的课程拒绝过几次,他变得越来越沮丧和抑郁。

根据接受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所指,我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需要以自身的价值观作指导。如果我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设立目标,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在为这个目标奋斗时变得更有意义。而当我们迈向和实现目标的旅程变得更加有意义,亦能在生活中培养静观和活在当下。尽管我们到最后可能无法完美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仍然能够珍惜和享受这趟旅程。对我们来说,与自己的价值观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因为透过努力实现那些与价值观相符的目标,我们能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在还未实现目标的时候,我们在当前一刻也拥有令人满意的生活。

对上述我那位求助人来说,如果他渴望成为精神健康专家的目标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的价值观作指导,那么他就可以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开始帮助别人。除此之外,他或许意识到自己需要以身作则,培养平衡的生活、嗜好和与他人的联系是很重要的。那么,即使他考不进自己向往的硕士课程,也不会变得抑郁和沮丧。在这段旅程中,他已经为有需要的人带来幸福和平静。

我从文章开端提及的那位特别的计程车司机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他积极健康地生活的价值观引导他每天享受一份平凡的工作。如果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他又怎可能每天凌晨四时去清洁那架他所租用计程车呢?那富有感染力的笑声就如魔法一样,真的令我开心一整天!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苦难的两枝箭

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伤的心理痛苦。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们曾经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经历。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时显得如此平静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却在面对痛苦时变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拥抱无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过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诊断患病前也一直恒常地规锻炼身体。四十多岁的她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事业,亦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患上癌症是的确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疗的过程为她带来不少创伤,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令她变得虚弱,体重亦明显减轻,身体出现恶化的情况。经过多个月以来的治疗,她的情况得以舒缓,可以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缓后,她觉得新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她还认为自己因为患病而变成一个有缺陷的人,经历无比的沮丧。由于她可能无法回复以往丰富而积极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耻。此外,即使与肿瘤科的医生会面跟进情况,亦会让她经历高水平的焦虑。事实上,患上癌症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时光无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和适应这个新的「自我」?她要怎样做才能继续过着快乐和满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