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抑郁症中的反刍思考是一种回避策略

抑郁症的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对自我产生负面认知。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会陷入持续的负面思考过程,他们有时候会告诉我们,尽管知道这不利于康复过程,但他们还是无法阻止自己以这种思维模式来思考。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处于抑郁状态中,一直反复思考着他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疏远他,并指出自己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收到家人和朋友的电话或简讯,他感到被孤立和遗弃。由于他持续不断思考自己所认识的人都有机会不喜欢他,以及他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做错事,他开始了陷入一种螺旋式下向的思想,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未来只会是孤独和黯淡的。因此,他避免与家人和朋友建立任何联系。他一直认为如果他邀请他们出去聚会,对方可能会拒绝他。

抑郁症中的反刍思考其中一个功能可能是回避。虽然反刍思考本身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但它也有机会是一种应对策略,让人避免面对更令人厌恶的后果。以我上述的求助人为例,他可能透过反刍思考来避免作出实际显着的行为来联络亲友。这种做法是为了逃避被拒绝的可能性或面对他不想要的个人特征,如在过往事业非常成功时在人前显得过于傲慢,这同时避免了他需要面对在自己发起聚会后因各种原因出现不太理想的结果的可能性。譬如,他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朋友在这一个月内曾经私底下聚会而没有邀请他,或因为比较自己和他的朋友的人际关系满意度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求助人或许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个人特征促使他与朋友们的关系并非那么亲密。

如果抑郁症患者持续思考身处的情境或自我的负面特质,这有机会阻止他们处理当中的核心问题。这种回避降低了他们解决问题并获得更有利结果的机会,亦有机会阻止他们接触到有可能推翻他们的假设或缺乏动机学习的新资讯。例如,如果我上述的求助人主动向朋友发起聚会,或者发现到实际上他很多朋友都于暑假期间忙着照顾孩子,所以未能抽空与那些没有小孩的朋友相聚。此外,由于我的求助人工作非常忙碌且事业有成,他的朋友有时候会被他强大的气势所震慑而害怕与他交流。他的朋友亦可能会告诉他,他们实际上也渴望和他见面,因为每次和他交谈后都会受其知识和智慧所启发,获益良多。

抑郁症患者的下向螺旋式思维会导致他们倾向关注自己的个人想法和内在状态,这妨碍了他们直接接触周围的环境,以及获取有关情况的最新讯息。为了摆脱反刍思考,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正在反复思考。我们可以通过恒常练习静观来增强这种自我意识。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进行反刍思考时,将更有机会采取实际显着的行动来面对和分析当前的问题,继而处理它们。一旦我们知道自己在经历抑郁时倾向透过反刍思考来逃避,就更有机会选择放弃逃避,并且面对现实来寻求更积极有利的结果。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抑郁症患者在反复思考时倾向运用抽象思维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抑郁症患者经常反刍有关自我价值感的思想是很常见。譬如,我其中一位求助人患上抑郁症并饱受睡眠困扰,因为他总是躺在床上反复思考,无法入睡。每当他闭上眼睛,就开始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失败,脑海里不停出现「我是一文不值」和「我是一个失败者」等想法。结果,他选择性地专注于以往生活中的挫折,习惯过度概括自己的思想,仓卒地得出一个笼统的结论——他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失败者。事实上,我这位求助人在床上反复思考的过程大多涉及抽象思考,他很努力地思考「为什么」,试图找出原因来解释自己当前正经历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例如,他会不停地问:「为什么这些事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为什么我不能够尽快入睡?」及「为什么我如此失败?」。

我们能够区分好运与恶运?

祝各位龙年快乐!在刚过去的农历新年,你是如何庆祝渡过的?品嚐了很多美味的食物?从亲友那里收到很多利是吗?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互相祝贺大家好运和身体健康是我们的传统。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在不知不觉间地区分了好运和恶运、健康良好和不佳、以及富有和贫穷。当然,这种文化和传统将我们与家人和朋友连系起来。这并没有什么坏处,而且遵循我们的传统是很重要的。经过深入的反思,它诱使我们相信这种区分模式是与生俱来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静观有助巴黎奥运两位香港金牌得主改善对身体的觉察并提升比赛表现

对于江旻憓和张家朗在2024年巴黎奥运取得金牌,香港人都为此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尽管面对挑战和于比赛中落后,他们二人都能够充分展现永不放弃和坚韧不拔的香港精神,获得不少的讚赏。很多人认为,两位在比赛中都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除了拥有最佳的心理状态外,他们在剑击比赛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表现出极高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