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好好先生」在人際關係中被角色強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他在一段三人友誼中經常被另外兩位朋友孤立。事實上,這個人是一個被公認的「超級好人」,從不會拒絕他人的請求和對朋友非常體貼。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位求助人在他的職業生涯發展得越來越成功。儘管他的日程每天都被填得滿滿的,但他還是不會在朋友邀約時說「不」。然而,他最近開始留意到他的朋友經常聯手取笑他並孤立他。有一次,他其中一位朋友取笑他沒有主動相約他們聚會。聽這位朋友說話的語氣,他似乎責怪我的求助人沒有主動發起任何聚會,亦沒有表現出對其忙碌的日程表示理解。另一次,另外的那位朋友揚言會在將來邀請一位更加成功的人來參加他們的聚會,乘機諷刺我的求助人的能力。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年裡,他們一直堅持以「三人行」的模式相聚。然而,這個相處模式逐漸起了變化,我的求助人的那兩位朋友只會在通訊程式中即時回覆對方的短訊。但是,當我的那位求助人作出回應時,往往都會被他們無視數天。

在與我這位求助人作出深入的探討後,我發現他在這段關係中是年紀最輕的一個,並且一直受到其餘兩位朋友壓迫。當他真的因為工作繁忙而在這個社交圈子變得不太活躍時,他的朋友便開始試圖使用強制的手段來控制他,藉此希望他返回群組中擔任順從的角色。事實上,角色強制在家庭和社交場合中是很常見的。簡單來說,角色強制是指一個人試圖支配或控制關係中的另一方,促使對方繼續服從被定立的角色。以家庭關係為例,傳統的父親會使用強制的手段(如批評兒子為他購買的房子),堅持自己才是能夠作出所有決定的一家之主,企圖控制兒子服從他的從屬角色。

上述的那位求助人如何能夠與他人建立健康的界限來保護自己,免受角色強制的威脅?他需要增強自己對內在體驗的覺察。透過專注自己的內在體驗,他可能觀察到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如「我對這個三人行的聚會毫不感到興奮」、「我因為被另外兩位朋友取笑和孤立我而感到筋疲力盡」。當他能夠專注自己這些內心體驗時,他便能減少花時間在這些群體中。事實上,承認自己對某些朋友的真正內心感受,並與他們劃清界線是非常重要。

當我的求助人開始與他某些朋友設立界限時,需要明確地定義自己的新界線。譬如,如果他那兩位朋友再次在通訊程式中忽視他的短訊,他便不理會他們的聚會邀請。另一個例子是他可以決定自己想與任何社交群組成員分享多少個人想法、意見或信仰。實際上,不同社交群組的界限可能不一樣。此外,很重要的是,每個人也有權選擇自己的時間花在哪裡,以及與誰人渡過。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與某些朋友相聚時感到不太舒服,或許可以選擇不出席相關的社交聚會。

當一個人開始不容許受支配和控制時,那些傾向使用角色強制策略的人渴望增強自己力量是很常見。最重要的是他或她需要保護自己,在遠離他們的情緒爆發的同時學習設立明確的界限。如果一個人希望與他人保持和諧的關係,適時表達自己新的界線是有益的。有了自信和果斷,一個人可以以尊重和和平的方式與他人劃下適當的界限。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當我們被困在現時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變時,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會上,經常都會聽到自己的朋友訴說工作十分無聊,但卻不願意承受辭職帶來的風險。疫情大流行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增加了人們擔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結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現時的日常工作,仍然會寧願繼續留在現時的崗位,避免作出轉變。任職超級市場的收銀員或是客戶服務中心的接線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們有機會好好享受工作嗎?當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複地執行相近的任務時(例如外科醫生每天都要做手術或是音樂家在常規表演中演奏樂器),如何能夠避免工作倦怠?

成為「社交蝴蝶」是積極發展人際網絡的唯一途徑嗎?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欣賞那些非常擅於交際、有魅力和屬於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因為他們看似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擁有幾萬個聯繫人,或在Facebook 上擁有幾千個朋友,在網絡上都會不時看到他們與不同人士參與聚會。在社會上,那些人脈廣闊和社交能力強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揚,人們都普遍認為他們更成功和更具影響力。事實上,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場合都是最受歡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或擁有與他們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於建立人際網絡?你需要學習成為一隻「社交蝴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