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在2022年的开始,根据自己的慾望设定目标是否上策?

在圣诞假期的其中一天,我和我的丈夫到餐厅享用一顿丰盛的午餐。当我到达餐厅的时候,我先去了一趟洗手间。当我正在洗手时,洗手间内的清洁女工问我吃过午饭没有。我礼貌地作出回应,她向我报以微笑。然后,我看到她拿出自己的饭盒,在洗手间内吃得开怀。在我用餐前与这位清洁女工的简单互动让我反思一个事实,就是即使我在一间不错的餐厅内用膳,也可能不会像她一样感到这么满足和快乐。快乐和满足感似乎与我们在生活中无限的慾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在订立目标的时候是否需要完全消除所有的慾望?假如我们没有慾望,又如何制定目标?

2022年刚开始了不久,很多人都会在生活各方面订立目标,例如锻炼计划、饮食计划或财务目标。在这些目标背后,包含了我们对健康、美丽或财富的渴望。一个人努力地追求健康的身体、具体吸引力的外貌或累积很多的财富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好好地照顾自己和满足自己的慾望才是我们的责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是人类的自然倾向。生之为人,我们是无法完全消除自己所有的慾望,而且根据自己的慾望来制定目标并没有错。然而,当我们过度捉紧或追求满足自己的慾望,便有可能因此而被困。也说是说,我们有机会因为自己的过分拚命而受苦。当人们过于努力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以及极端地抓住自己的慾望时,很大机会会导致成瘾的问题,或经历焦虑和抑郁。人类的慾望是无穷无尽,永远无法完全被满足。当我们愈是执着于满足自己的慾望,将难以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没有慾望,也可能对我们没有益处。近年,很多年青人开始过着失去动力的生活模式,也就是网路上常常看到的「躺平」态度。这些人采取一种完全不努力和完全放松的生活方式,他们并不会工作或学习,只是试图在生活中什么都不做。事实上,从长远来看,这种生活方式可能会为他们带来痛苦,例如是贫困、不良的健康状况或与社会脱节。这种什么都不做的极端态度也会衍生不同的问题,当人生没有目标,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和幸福。

在2022年的新开始,我们如何能够制定目标而不极端地追求满足自己的慾望?我们需要学习对自己的慾望保持静观觉察,以及对于自己作出行动和实行计划保持临在。透过练习静观,我们需要学会不以自己的慾望来定义自己。例如,我们可以订立一些目标来管理自己的健康、外貌和财富。重点是,我们要避免过分地追求成为一个非常漂亮或非常富有的人。当我们能够专注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采取行动时,便能够适时地调节自己的行为,避免沉迷于满足自己的慾望。此外,若果我们试图放松或放弃拚命地满足自己的慾望时,要觉醒地避免抱着「躺平」这种极端的心态来生活。

对于上述所提及的例子,那位在餐厅洗手间内的清洁女工背后可能有着不同的原因令她处于这个状况,而这些因素也有机会不是在她掌控范围之内。我对她获得真正的满足感而作出反思,明白到她因应自己身处的位置仍然能够为生活设定了一些可以实现的目标。我可以想像到如果她渴望在自己工作的餐厅享受一顿丰富的晚餐,她只会持续地感到不满足和不愉快。当我们为2022年制订目标时,不妨尝试留意自己的慾望和考虑身处的外在环境。对我们而言,在沉迷于努力满足慾望和完全放松之间寻求平衡是非常重要。让我们在考虑自己的慾望和订立一些可以实现的目标的同时,亦多加留意自己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为什么静观近年如此受欢迎?练习静观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静观练习近年在很多国家兴起,不论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众都可能会参加一些静观课程,例如静观减压课程(MBSR)或是静观认知治疗(MBCT)。世界各地的学校也逐渐引入静观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业机构亦在企业培训的计划中加入静观的元素,透过静观改善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们的工作表现。到底静观是什么?为什么静观变得愈来愈受欢迎?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身份认同问题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是身份认同障碍和经常处于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拥有持续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上,「自我」或身份是个人在自我反省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概念。事实上,根据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的说法,「自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是指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和主观感觉,也就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纯粹自我是个人在不同时间和背景下对自我的感觉有连贯性;社会自我就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自我形象的认可。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对于整合以上不同层次的自我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未能建立一个稳定和整合的自我。他们无法建立连贯的自我叙事,难以回答「我是谁?」或「我需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治疗是什么?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在我执业的二十年里,不少人都问过我相类似以下的问题,包括「心理治疗只是閒聊吗?」或是「心理治疗中的聊天与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间的閒聊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就好像问及「专业摄影师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都忽视了临床心理学家和专业摄影师的专业,以及当中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