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電影《靈魂奇遇記》的反思——「自我」真的存在嗎?

相信不少已經看過《靈魂奇遇記》這齣動畫的人都覺得它十分有啟發性及令人感動。故事主角Joe Gardner一直渴望成為爵士樂的表演者,當他在試鏡中被爵士樂傳奇人物Dorothea Williams選中成為表演樂手後,因過度興奮而意外地掉進馬路的深坑。Joe的靈魂最終出現在「投胎先修班」,他在那裡遇到了22號,22號是一個對地球生活完全沒有渴望和沒有生命火花的靈魂。在22號和Joe一起回到地球尋找火花和渴望的旅程中,Joe成功與Dorothea Williams一起進行了演奏。可是,他卻發現原來實現了自己的長期願望後,並沒有什麼特別事情發生及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相反,22號利用Joe的身體經歷了一趟短暫的旅程,超乎想像地享受地球上的所有瞬間和經歷,激發了他對生活的慾望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火花。

在地球上生活,很多人都會渴望過著理想的生活和擁有想實現的抱負或夢想。就好像我在修讀心理學學士學位時,我渴望成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每個人都對自己抱有不同的期望,例如有很多年輕的女士希望自己身材變得苗條,這樣她們就覺得自己很漂亮。但是,如果我們渴望變得更聰明、更有吸引力或更富有,有機會引致不同的問題。因為這些願望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難以得到滿足及對自我意識感到滿意,就好像我那些求助人一直認為自己不夠別人聰明、不夠別人富吸引力及不夠富裕等等。

根據腦神經科學,我們的大腦(尤其是左邊)能夠有效地從零碎的資訊查看當中的模式以及進行分類。例如,即使一篇文章有很多英語單詞有拼寫的錯誤,但只要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母是正確的,我們也有機會明白箇中意思。事實上,我們是透過自己的想法和大腦分類來建立自我意識。我們可能會以守時、誠實、或是友善等等的詞語來形容自己。有些人會以高等教育程度、中產階層或專業人士來描述自己。我們都會根據自己和別人的思想來嘗試為自己作出定義。無可否認,在很多的情況下,這種大腦功能的確能夠協助我們處理不同的問題。實際上,我們的自我是依賴這種左腦的描述來維持自我意識。但是,我們需要想想到底我們在思維中所建立的自我是真正地存在嗎?這是一個與哲學、宗教和心理學有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如果我們腦海中所創造的自我只是一些想法該怎麼辦?如果沒有具體而穩定的自我又會怎樣?

在電影中,Joe的志願是成為一位爵士樂表演者。但是當他終於實現這個目標時,他的感受並不如他想像那樣。對於成為爵士樂樂手,他所創造的自我和實際的自我之間存在著差異。佢的發現令我們有所啟發,就是即使我們達到自己的期望,亦可能無法達到理想的自我。從這個層面上,自我就更似是想像出來的圖像,而非穩定和具體的物體。22號明白到其實對生活的渴望和火花也許是好好享受每分每秒的經歷,所以當他能夠享受在地球當前的經歷,就無需刻意或是明確地找到自己的抱負或崇高的理想。事實上,一個人能夠如此專注地參與當前的體驗時,對於自我的影像可能會變得模糊,自我意識也有可能會減弱。

其實,要理解自己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方面的自我並不罕見。例如,在與親人相處時,我們可能是很隨和和溫柔的。但如果面對業務中的競爭對手時,我們可能會變得非常挑剔和苛刻。為了讓生活運作良好,我們需要從把視自己為一個具體的自我和減少自我意識地透過靜觀享受生活中的每分每秒之間取得平衡。如果我們可以不過分認真地對待左腦中對自我的想法,也許有機會減少焦慮和抑鬱的可能性,在生活中獲得平靜。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與童年創傷有關潛在的逃避機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於難以忍受與他人聯繫所帶來的情緒,因此在不自覺下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場合。除此之外,他還有酗酒的習慣,希望透過酒精來擺脫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焦慮。事實上,他的父親在他童年時期經常虐待他,常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而責罵他,甚至對他作出體罰。在整個童年時期,他學會了建立一種應對機制,就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盡力逃避父親和任何有機會被虐待的情況。另外,他還學會了逃避任何可能觸發與他童年虐待相關情緒的場合,例如受到負面評價和批評的情況。其中一個例子是當他曾經被一位同事欺凌後,他會因為擔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創傷經歷的記憶影響,不願意出席任何公司團隊的聚會。

為什麼我們在童年時期所發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當發現沒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沒有邀請她出席聚會時,便會確信自己沒有人愛和沒有價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喪。她在生活上傾向執著於一些次要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往往會引發起她各種負面的想法,例如別人都不喜歡她或孤立她等。譬如,當她的同事告訴她他們有自己的午餐聚會時,她便會認為自己被孤立,甚至認為對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當她的朋友要求她為自己做事時,即使她內心深處不想這樣做,但是她仍然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取悅他們。事實上,她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愛護和關心,以至於很難向他人說「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應該別人珍惜的正向特質和強項。為什麼她對自己不配被愛和沒有價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們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信念是從童年時期與重要人物(大多是主要照顧者)互動而開始建立,這些信念是透過一些內部和外部反覆思考的模式逐漸發展。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在我們童年時一直批評我們十分醜陋,我們便會擁有「我很醜陋」的信念,並反覆地獲得父母的認可。更重要的事,我們一生中可能在腦海中重覆地出現這些想法。例如,當我們認為自己十分愚蠢並且考試不合格時,便會傾向確認自己的信念,忽略了其他與信念存在矛盾的證據。如果我們重覆利用自己的負面信念來過濾我們的世界,這些信念會因為我們的反覆確認而變得愈來愈強大。簡單而言,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思考自己、別人和自己的世界越多,我們便會越相信它。

為什麼有時候我會對他人輕微的挑釁作出過度的反應?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他經常無法控制自己對岳母產生憤怒。某一天,他與妻子的父母一起共進午餐。當天他穿著了一件顏色鮮艷的襯衫,當他的岳母看到他的時候便立即向他的衣著打扮作出評價,批評他穿著得過分搶眼。雖然他能控制自己沒有即時對她大發脾氣,但是卻因為怒火中燒而無法好好享受午餐的體驗。當他與朋友分享這件事情時,他們否定了他的憤怒,並告訴他他反應過度了。他們指出他的岳母可能是嘗試建議他穿更適合的衣服來配合工作場合。對於沒有獲得朋友的認可和理解,我的這位求助人感到非常沮喪和孤獨。他完全搞不懂他的朋友是以什麼標準來認為他反應過度。你有嘗試過因為別人輕微的挑釁而作出過度反應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