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面對不確定性,我們更加需要擁抱自己的無知

近日,香港第五波疫情變得十分嚴峻,加劇了很多人的焦慮和恐懼。由於情況暫時仍然未受控,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需要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不少人都害怕受到感染,又擔心有可能被送到隔離營。對於那些面臨失業或公司倒閉風險的人士來說,他們也感到非常憂慮。一眾家長也有機會因孩子需要提前放暑假而苦惱,為子女安排日常活動而承受莫大壓力。面對疫情不斷的擴散,中年人士都非常擔心年邁父母的健康。事實上,第五波疫情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多未知之數,面臨眼前的所有不確定性,我們如何才能保持冷靜地應對這些挑戰?

我們部分的恐懼和焦慮是與自己對事物的誤解相關,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能夠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或能夠控制事態的發展。然而,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即認同自己有能力駕馭大自然和其他所有的環境因素。為了能夠保持平靜,我們需要面對一個現實,就是沒有人能夠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是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未來,原因是能夠影響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的因素實在太多了。當然,在某程度上,我們仍然可能透過一些方法或作好準備來控制部分的未來,以尋求穩定性和可預測性。但是,我們亦需要明白即使我們如何努力,也難以避免在生活中面對不確定性。

除了對安全和舒適的渴求,我們對於控制和尋求可預測性的需求與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所產生令人不適的情緒有關。我們會傾向避免經歷焦慮和恐懼,因此在面對這些感覺是會感到不舒服。矛盾的是,面對極端不確定性時,我們越是試圖控制,就會經歷愈多的焦慮和恐懼。原因是在我們意識到自己仍然無法完全獲得完全的控制時,那些永無止境的控制策略讓我們更加恐懼和焦慮。相反,如果我們嘗試放下對完全掌控的慾望,並在合理的水平下做那些我們能做的事情,便能學會如何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焦慮和恐懼。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在極端不確定性下接受和擁抱自己的這些情緒,它們可能會逐漸消退。雖然這樣做不一定能保證我們可以有一個圓滿的結果,但是可以減少我們的痛苦,並且讓我們能夠從容不迫地面對眼前的困難和挑戰。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學會平靜地面對自己的恐懼和焦慮?就是我們需要以開放的態度來體驗這些情緒,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在一定程度改變自己的態度,也就是明白自己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感到焦慮和恐懼是自然的。這樣,我們便能以開放的態度和好奇心來觀察和體驗這些情緒,並嘗試在可接受的水平中紮根地擁抱它們。當我們感到紮根和踏實時,便能安定心神。要培養紮根,我們可以透過加深對自我的認識來增強自己的覺察。我們亦可以學習發展自己對身體及其與物質世界之間的聯繫的覺察。例如,當你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可能會感覺到腳部接觸地面的感覺和臀部坐在椅子上的重量來培養紮根。我們亦可以進行不同類型的鍛鍊來學習提升對身體的覺察,譬如是瑜伽和冥想,讓我們觀察自己的身體感覺。當我們感到踏實時,便會減少陷入高漲的情緒。此外,在面對恐懼或焦慮時,我們便能減少作出欠缺理性的反應。事實上,如果我們在面對極端不確定性時擁抱自己的焦慮和恐懼,便能減少經歷痛苦。

毫無疑問,我們在第五波疫情下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學習培養紮根,這樣才能擁抱內心的恐懼和焦慮。即使我們正在面對各種負面情緒,請您記得您並不孤單,就讓我們同舟共濟,乘風破浪。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當我們被困在現時的工作,在未能作出巨大的改變時,如何提升幸福感?

在社交的聚會上,經常都會聽到自己的朋友訴說工作十分無聊,但卻不願意承受辭職帶來的風險。疫情大流行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增加了人們擔心失去工作的原因之一。結果,即使很多人完全不享受現時的日常工作,仍然會寧願繼續留在現時的崗位,避免作出轉變。任職超級市場的收銀員或是客戶服務中心的接線生每天的工作都十分刻板,他們有機會好好享受工作嗎?當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重複地執行相近的任務時(例如外科醫生每天都要做手術或是音樂家在常規表演中演奏樂器),如何能夠避免工作倦怠?

成為「社交蝴蝶」是積極發展人際網絡的唯一途徑嗎?

很多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欣賞那些非常擅於交際、有魅力和屬於不同社會群體的人,因為他們看似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那些人可能在LinkedIn上擁有幾萬個聯繫人,或在Facebook 上擁有幾千個朋友,在網絡上都會不時看到他們與不同人士參與聚會。在社會上,那些人脈廣闊和社交能力強的人常常被高度讚揚,人們都普遍認為他們更成功和更具影響力。事實上,這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場合都是最受歡迎的人。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或擁有與他們不相同的社交模式,是否意味你的社交能力不足或是不擅於建立人際網絡?你需要學習成為一隻「社交蝴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