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讓我們作好準備來迎接2022年的挑戰

來到 2021年的最後一個星期,我們可能稍微放下腳步休息一下,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並為將來制定計劃。毫無疑問,我們在過去一年經歷了不少的挑戰,而在來年仍然需要繼續面臨不同的挑戰。事實上,我們需要面對的挑戰是多樣性和複雜的,當中包括疫情、不確定性、全球暖化、移民潮和科技發展等。我們身邊有些親友可能正在失業、業務不景氣、經歷移民問題或其他困難。當我們嘗試為新的一年制定計劃時,自己和身邊的人都無可避免地感到焦慮,並且有機會為了找到應對生活挑戰的最佳策略而感到迷茫和困惑。我們傾向透過盡力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法來做好準備,希望自己有能力解決所有有機會發生的問題。為了獲得安全的感覺,我們會渴望增強自己的控制感,這也是人類的本能。然而,對於我們正面臨的所有挑戰或無法預測的悲劇,我們真的有能力可以完全控制事情的發展嗎?

對於上述問題的答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沒有人能夠完成控制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在面臨挑戰時,是無法在不同的情況下應用同樣的理論或概念。例如,一名員工因為對銷售部門的業績沒有貢獻而被上司辭退。在類似的情況下,另一名員工的銷售業績即使是整個部門最好的,卻因為欠缺對辦公室的政治敏感度也被上司解僱。我們需要接受一個現實,就是我們身處的環境充滿太多變數,無法完全控制將要發生的事情。要應對這些挑戰和不可預測的未來,最佳的實際策略是順其自然,並且保持對當下的覺察力。

當我們明白自己是大自然和宇宙的一部分亦沒有絕對的掌控權,便知道自己不是大自然和宇宙的中心和沒有很多控制的能力。因此,我們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需要培養對此時此刻的覺察力。我們可以多利用大腦感知和直覺部分,少用理性和思考部分。這樣做的話,我們便能更靈活地運用從過往生活經驗中學到的實際策略來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事實上,即使在相近的情況下亦可能存在細微的差異,所以我們需要因應實際環境來運用不同的策略。如果我們對當下保持覺察,有助更詳細地評估當前的狀況,以便選擇合適的方案。對於生活中的各種的挑戰和問題,沒有一種策略能夠應用於所有的情況。

我們需要接受自己對大自然和宇宙的無知的事實,懷著一顆謙卑的心來看待生活。如果我們認為自己能夠控制生活中的一切,也許是一個天真的想法。在2022年,就讓我們運用具備靈活性的智慧來作好準備,時刻保持專注來迎接未來的挑戰。祝您新年快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無助與希望之間的角力

在最近幾個星期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數字急劇上升。很多人可能認識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檢疫測試結果、接受強制檢疫或家居隔離、甚至已被確診感染的人士。即使沒有這些經歷,面對著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也許感到強烈的無助感。例如,我們可能會時常擔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點遇到隱形帶菌者。而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他們也難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視。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兩種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有關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時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佈不同類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動、成就或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希望獲得「讚好」或正面的評價。對於一些普通的用戶而言,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有關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沒有問題。當一個用戶透過社交媒體來創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與朋友建立正面的聯繫和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的反饋,有助加強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實上,大部分的用戶都明白自己並不是比他人優秀,亦能夠感知現實來看待自己。然而。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過度發佈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在獲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評價後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樣的情況便令人擔憂。在佛教心理學中,這可能與一個人抓住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比他人優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