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當遭受負面情緒困擾時,靜觀我們的身體感覺

最近,國際巨星李玟(Coco Lee)的離世令我們很多人感到悲傷和震驚。她的姐姐表示Coco近年罹患抑鬱症,並因此飽受困擾。毫無疑問,她在這些年來一直忍受著心理上的痛苦。不論遺體解剖調查死因的結果如何,對於我們來說,反思面對痛苦和負面情緒的應對策略是非常重要。

生而為人,我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面對痛苦和磨難的經歷。這些個人經歷可能包括一些我無法接受並令我感到痛苦的事情,如面臨失去親人、被親密朋友背叛或忍受疾病帶來的痛苦。當痛苦令人難以忍受時,我們自己會傾向嘗試透過運用不同的策略來逃避它們。譬如,當我經歷因受傷而引起的背痛時,我可能會選擇尋求多種方式來舒緩痛楚或達致鎮痛作用。然而,當發現痛苦是無可避免且無法擺脫的時候,我們有機會感到悲傷、憤怒或沮喪。這些負面情緒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我們的痛苦,因為它們會使我們感到非常不適。如果我們傾向運用壓抑或減少負面情緒的策略,可能會使它們持續更長的時間,導致適得其反。這樣,我們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如小狗追趕自己的尾巴一樣。我們應對負面情緒和痛楚的反應實際上使我們的痛苦一直存在。

根據臨床心理學家 Tara Brach 所指,我們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感覺上,從而把全然接受帶到生活中。正正是這種對痛苦和負面情緒的接受,才有機會轉化我們的痛苦,並為我們在專注當下時帶來愉悅感。例如,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很難調節自己的情緒,常常會因情緒不穩而感到無比痛苦,部分患者更可能會試圖透過自我傷害的行為來應對這些痛苦。我不少患上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求助人告訴我,當他們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並感到痛楚時,都能夠減輕因情緒起伏所帶來的痛苦。然而,自殘行動只屬暫時性的策略,長遠來看或許會造成更大的傷害。結果,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們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忍受自己的負面情緒。

相反,通過覺察到我們身體中升起的感覺來培養紮根有助應對痛苦和負面情緒。例如,當我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求助人在晚上獨處期間感到一陣悲傷時,對他或她而言,學會把覺察力帶回悲傷的身體感覺上是很重要。這個人可能會有流淚、胸悶或心情沉重等感覺。結果,他或她可能會覺察那些反應性的衝動,並意識到自己試圖作出自我傷害行為。當這個人能夠留意這些反應,將更容易與負面情緒共存而不作回應。逐漸地,與悲傷相關的身體感覺可能會放鬆起來,傷心的情緒也有機會逐步消退。這樣,儘管負面情緒或痛苦尚未完全消退,我們的痛苦也可能反而減少。

讓我們學習如何通過靜觀身體感覺來面對生活中無可避免的痛苦和負面情緒,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療的療程需要持續多長的時間?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擁有自戀型人格性格特質及衝動控制問題,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經常發脾氣的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經過幾節的會面後,他開始對導致自己脾氣爆發的自動化認知謬誤有初步了解。由於他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條求助者經常問的問題,而且他們也期待他們的問題可以快速地解決。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購物狂,即使已經負債纍纍,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她幾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去購物,並經常沉迷瀏覽網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裝、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場,都會有所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事實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顏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會每天查看那些網上商店的最新庫存,確保自己能夠第一時間到實體店試身並購買。她的購物狂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與男友的關係,因為債台高築而無法為籌備婚禮而儲蓄。為什麼她明明意識到自己購物狂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仍然忍不住繼續瘋狂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