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放下我們對秩序和理解的渴求

對於那些有拖延傾向的人來說,他們常常遇到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反覆思考如何讓一切事情都處理得井井有條,或是渴望對每一件事都有充分的了解。事實上,追求秩序和理解對我們來說是很吸引。這是因為「完整及有秩序的畫面」的幻象能夠安撫了們內心對不確定性的焦慮。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難以決定在董事會會議上的簡報要涵蓋哪些最重要的資料,不停反覆思考該包含或排除什麼要點,以及他所作的決定可能產生的後果。他感到非常焦慮,因為他的上司對他的準備工作沒有給予具結構性和完整的指導。儘管他的上司提供這種有益他學習的開放性,但他卻視此為有機會犯錯或被貶低的危險。結果,他一直拖延,無法完成需要匯報的資料。

另一個例子是,人們經常試圖反覆思考某個現象的原因或某人行為的表面意圖。這種對獲得充分理解的渴望也是我們對補償當前環境中所有未知因素的自然傾向。對某些人來說,留下未知的空間會感到不安和不舒服。他們需要理解所有事情,才能得到掌控感和感到安全。我的另一位求助人習慣猜測每位參觀她的珠寶陳列室的顧客的意圖。如果她未能理解某位特定顧客的行為,就會感到無比焦慮。譬如,當一位顧客嘗試了很多珠寶款式後卻不願意購買,她便會擔心這位顧客並非真正的客戶,而是試圖竊取她的商業機密。這樣,她整天都在反覆思考,無法專心完成工作。我的這位求助人推測這位客戶的意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她一心想找出對方的真實意圖時,就無法停止思考。然而,這種反覆思考模式實際上無法幫助她找出答案,因為我們無法全面了解某人的行為或其真實意圖。

從以上的例子來看,如果我們能夠放下對秩序和完全理解的渴望,就能夠培養內心的平靜和思考的靈活性。在接受與承諾療法(ACT)中,學習擺脫無益的反覆思考並專注於有益的反覆思考對我們來說很有用。對我們來說,停止期望「無序」的想法,以及對某種情況或某人的行為的未知會消失也是很重要,這有助於我們放下一直以來對充分理解和完整秩序的渴求。這樣,我們的焦慮就會減少,從而更為平和地面對日常問題。如果我們能夠進一步反思,將更有機會發現「無序」和未知比有序和充分理解更加常見。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電影《靈魂奇遇記》的反思——「自我」真的存在嗎?

相信不少已經看過《靈魂奇遇記》這齣動畫的人都覺得它十分有啟發性及令人感動。故事主角Joe Gardner一直渴望成為爵士樂的表演者,當他在試鏡中被爵士樂傳奇人物Dorothea Williams選中成為表演樂手後,因過度興奮而意外地掉進馬路的深坑。Joe的靈魂最終出現在「投胎先修班」,他在那裡遇到了22號,22號是一個對地球生活完全沒有渴望和沒有生命火花的靈魂。在22號和Joe一起回到地球尋找火花和渴望的旅程中,Joe成功與Dorothea Williams一起進行了演奏。可是,他卻發現原來實現了自己的長期願望後,並沒有什麼特別事情發生及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相反,22號利用Joe的身體經歷了一趟短暫的旅程,超乎想像地享受地球上的所有瞬間和經歷,激發了他對生活的慾望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火花。

奧運會提醒我們與世上眾生的連繫

相信不少人近日都十分享受觀看奧運會各項的比賽項目,而東京奧運會亦在8月8 日順利閉幕。在閉幕禮上,各國的選手都在台上一起慶祝,提醒著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是相互依存的個體。在奧運會的十六天裡,我們都樂於支持代表自己國家或地區的選手。當我們觀看比賽和閱讀比賽舞台背後的感人故事時,透過欣賞人性、愛和希望,我們都能夠感受到彼此之間增強了連繫。除了慶祝自己國家或地區的獎牌得主獲得成功外,我們也對那些沒有在賽事中取得勝利的參加者表示同情和支持。這些選手即使沒有贏取比賽,但是在過去的五年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來參加今次的奧運會。我們如何能夠繼續培養這種與世界上眾生和現實之間的聯繫?

你在獨處的時刻感到自在嗎?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對於摯友突然離世而感到相當悲痛,正在經歷哀悼的過程。由於這位密友是她生意上其中一位的合作伙伴,她與這位密友的親戚或朋友沒有密切的聯繫。因此,她只是從其他的生意伙伴的口中得知這個消息,更無法參與這位好友的葬禮來與對方道別。這位求助人只能自我哀悼,她認為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她對這位摯友突然離世的感受。由於普遍的價值觀都認為人不應為自己的得失而有太大的情緒起伏,甚至需要時刻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位求助人像平常一樣準時上班,表現得沒有因這件事情而經歷任何負面情緒。她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更出席很多不同的社交聚會和活動。她認為這種分散自己注意力的策略是讓自己渡過悲傷時刻的最佳方法。然而,在她的好友過世的兩年後,她前來進行心理治療。當談到這一位好友時,她仍然無法阻止眼淚不停流下來,在會面的期間放聲痛哭。事實上,這位求助人的防禦策略實際上阻止了自己經歷哀傷的過程,並有機會因此延長了自己的喪親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