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抑鬱症中的反芻思考是一種迴避策略

抑鬱症的其中一個主要特徵是對自我產生負面認知。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處於抑鬱狀態的人會陷入持續的負面思考過程,他們有時候會告訴我們,儘管知道這不利於康復過程,但他們還是無法阻止自己以這種思維模式來思考。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處於抑鬱狀態中,一直反覆思考著他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疏遠他,並指出自己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收到家人和朋友的電話或短訊,他感到被孤立和遺棄。由於他持續不斷思考自己所認識的人都有機會不喜歡他,以及他在人際關係中可能會做錯事,他開始了陷入一種螺旋式下向的思想,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未來只會是孤獨和黯淡的。因此,他避免與家人和朋友建立任何聯繫。他一直認為如果他邀請他們出去聚會,對方可能會拒絕他。

抑鬱症中的反芻思考其中一個功能可能是迴避。雖然反芻思考本身會使人感到不愉快,但它也有機會是一種應對策略,讓人避免面對更令人厭惡的後果。以我上述的求助人為例,他可能透過反芻思考來避免作出實際顯著的行為來聯絡親友。這種做法是為了逃避被拒絕的可能性或面對他不想要的個人特徵,如在過往事業非常成功時在人前顯得過於傲慢,這同時避免了他需要面對在自己發起聚會後因各種原因出現不太理想的結果的可能性。譬如,他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朋友在這一個月內曾經私底下聚會而沒有邀請他,或因為比較自己和他的朋友的人際關係滿意度感到不安。在這種情況下,我的求助人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某些個人特徵促使他與朋友們的關係並非那麼親密。

如果抑鬱症患者持續思考身處的情境或自我的負面特質,這有機會阻止他們處理當中的核心問題。這種迴避降低了他們解決問題並獲得更有利結果的機會,亦有機會阻止他們接觸到有可能推翻他們的假設或缺乏動機學習的新資訊。例如,如果我上述的求助人主動向朋友發起聚會,或者發現到實際上他很多朋友都於暑假期間忙著照顧孩子,所以未能抽空與那些沒有小孩的朋友相聚。此外,由於我的求助人工作非常忙碌且事業有成,他的朋友有時候會被他強大的氣勢所震懾而害怕與他交流。他的朋友亦可能會告訴他,他們實際上也渴望和他見面,因為每次和他交談後都會受其知識和智慧所啟發,獲益良多。

抑鬱症患者的下向螺旋式思維會導致他們傾向關注自己的個人想法和內在狀態,這妨礙了他們直接接觸周圍的環境,以及獲取有關情況的最新訊息。為了擺脫反芻思考,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正在反覆思考。我們可以通過恆常練習靜觀來增強這種自我意識。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正進行反芻思考時,將更有機會採取實際顯著的行動來面對和分析當前的問題,繼而處理它們。一旦我們知道自己在經歷抑鬱時傾向透過反芻思考來逃避,就更有機會選擇放棄逃避,並且面對現實來尋求更積極有利的結果。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很多從事航空業工作的人士,包括飛機師、空中服務員都因疫情而失業。當中有不少人能夠跳出原來的框框,透過積極的態度和創造力開展新的事業。其中一個例子是一名香港的飛機師在失業後考獲巴士駕駛執照,並成功轉行成為巴士司機。他的靈活性啟發了我們無需在固定自我形象的框架內束縛自己。好消息是當任職了幾個月巴士司機後,他又重新獲得飛行員的工作。人類很容易運用左腦來進行標記和分類,以便我們可以更具體地了解自己。但問題是,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對童年缺乏父母的愛與培育的哀悼

在新上映的漫威電影《尚氣》中,其中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尚氣與父親文武之間的關係。由於尚氣在年幼時喪母,因此父親對他的教養非常嚴厲和苛刻。尚志的童年毫不典型,而且對父親的感情也十分複雜。事實上,在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尚志甚至為了拯救母親的家鄉,可能需要殺死自己的父親。對於那些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足夠培育的人來說,他們在成年後的生活遇到各種的困難是很常見的。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缺乏一個榜樣而難以與別人保持豐盛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無法與他人交往。實際上,孩子在童年的時期需要透過父母提供不同種類的培育方式來發展。

在2022年的開始,根據自己的慾望設定目標是否上策?

在聖誕假期的其中一天,我和我的丈夫到餐廳享用一頓豐盛的午餐。當我到達餐廳的時候,我先去了一趟洗手間。當我正在洗手時,洗手間內的清潔女工問我吃過午飯沒有。我禮貌地作出回應,她向我報以微笑。然後,我看到她拿出自己的飯盒,在洗手間內吃得開懷。在我用餐前與這位清潔女工的簡單互動讓我反思一個事實,就是即使我在一間不錯的餐廳內用膳,也可能不會像她一樣感到這麼滿足和快樂。快樂和滿足感似乎與我們在生活中無限的慾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在訂立目標的時候是否需要完全消除所有的慾望?假如我們沒有慾望,又如何制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