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抑鬱症中的反芻思考是一種迴避策略

抑鬱症的其中一個主要特徵是對自我產生負面認知。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處於抑鬱狀態的人會陷入持續的負面思考過程,他們有時候會告訴我們,儘管知道這不利於康復過程,但他們還是無法阻止自己以這種思維模式來思考。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處於抑鬱狀態中,一直反覆思考著他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疏遠他,並指出自己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收到家人和朋友的電話或短訊,他感到被孤立和遺棄。由於他持續不斷思考自己所認識的人都有機會不喜歡他,以及他在人際關係中可能會做錯事,他開始了陷入一種螺旋式下向的思想,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未來只會是孤獨和黯淡的。因此,他避免與家人和朋友建立任何聯繫。他一直認為如果他邀請他們出去聚會,對方可能會拒絕他。

抑鬱症中的反芻思考其中一個功能可能是迴避。雖然反芻思考本身會使人感到不愉快,但它也有機會是一種應對策略,讓人避免面對更令人厭惡的後果。以我上述的求助人為例,他可能透過反芻思考來避免作出實際顯著的行為來聯絡親友。這種做法是為了逃避被拒絕的可能性或面對他不想要的個人特徵,如在過往事業非常成功時在人前顯得過於傲慢,這同時避免了他需要面對在自己發起聚會後因各種原因出現不太理想的結果的可能性。譬如,他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朋友在這一個月內曾經私底下聚會而沒有邀請他,或因為比較自己和他的朋友的人際關係滿意度感到不安。在這種情況下,我的求助人或許意識到自己的某些個人特徵促使他與朋友們的關係並非那麼親密。

如果抑鬱症患者持續思考身處的情境或自我的負面特質,這有機會阻止他們處理當中的核心問題。這種迴避降低了他們解決問題並獲得更有利結果的機會,亦有機會阻止他們接觸到有可能推翻他們的假設或缺乏動機學習的新資訊。例如,如果我上述的求助人主動向朋友發起聚會,或者發現到實際上他很多朋友都於暑假期間忙著照顧孩子,所以未能抽空與那些沒有小孩的朋友相聚。此外,由於我的求助人工作非常忙碌且事業有成,他的朋友有時候會被他強大的氣勢所震懾而害怕與他交流。他的朋友亦可能會告訴他,他們實際上也渴望和他見面,因為每次和他交談後都會受其知識和智慧所啟發,獲益良多。

抑鬱症患者的下向螺旋式思維會導致他們傾向關注自己的個人想法和內在狀態,這妨礙了他們直接接觸周圍的環境,以及獲取有關情況的最新訊息。為了擺脫反芻思考,我們需要意識到自己正在反覆思考。我們可以通過恆常練習靜觀來增強這種自我意識。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正進行反芻思考時,將更有機會採取實際顯著的行動來面對和分析當前的問題,繼而處理它們。一旦我們知道自己在經歷抑鬱時傾向透過反芻思考來逃避,就更有機會選擇放棄逃避,並且面對現實來尋求更積極有利的結果。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類有哪些「基本情緒」?為何這些情緒對我們十分重要?

當我們駕駛時,如果對面行車線的司機突然切入並險些撞車,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恐懼。在那短短的幾秒,我們驚恐的情緒令我們作出自動反應,立刻扭動軚盤躲避以免意外發生。這種自動反應是與杏仁核活化有關,甚至在我們有意識地評估眼前的狀況之前已對於威脅作出了反應。這是一個具有原始進化的的重要生存機制。恐懼是一種主要的適應性情緒,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靜觀對話中的開放性和同理心

作為一間商店的常客,我在購物經驗中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售貨員。在這個星期,我到了這間店舖打算購買那件想買一段時間的商品。可是,當我一進店時,其中一位售貨員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銷一件我沒有打算購買的東西。她不斷地告訴我那件商品的好處,以及店舖現時舉行的促銷活動。她一直不停地說話,我過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有機會告訴她我打算買什麼。然而,她仍然鍥而不捨地向我推銷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並沒有向我推薦我想購買的那件商品。最後,由於我與售貨員之間缺乏聯繫,在沒有足夠的資訊和信心下,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購買。這就是在與他人對話時缺乏靜觀覺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