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我們能夠區分好運與惡運?

祝各位龍年快樂!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你是如何慶祝渡過的?品嚐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從親友那裡收到很多利是嗎?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互相祝賀大家好運和身體健康是我們的傳統。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在不知不覺間地區分了好運和惡運、健康良好和不佳、以及富有和貧窮。當然,這種文化和傳統將我們與家人和朋友連繫起來。這並沒有什麼壞處,而且遵循我們的傳統是很重要的。經過深入的反思,它誘使我們相信這種區分模式是與生俱來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這種二分法的思維導致我們誤以為好運與惡運之間的界線是可以把它們分開。我們需要明白,這種分隔創造了一個邊界,但它同時亦連結了所分離的東西。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來找我幫助她減輕對患上心臟病的焦慮。她進行了很多身體檢查,所有醫生都告訴她,她的健康狀況良好。這意味著所有的醫療報告都把她的身體狀況區分為健康和不健康。可是,她仍然感到非常焦慮,對偶爾出現心臟不適的情況感到極度擔憂。經過深入的探討後,我與她討論她的健康焦慮問題。我引導她去理解她對獲得正式診斷的強迫觀念,以及不時出現的輕微症狀使她患上慢性焦慮。此外,這種持續的焦慮有時會加劇她心臟出現的輕微症狀。由此可見,我的這位求助人是健康的,不過同時心理上不太健康。

理解事物或概念是可以把它們分隔,但同時又能互相連結,這有助於我們在世界上航行時保持平靜。我們所作的每一個決定都會產生好和壞的結果,所採取的每一個行動也會帶來正面和負面的影響。譬如,塑膠使用無疑為生活帶來便利,不過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另一個例子是,在生活中經歷困難和挑戰可以增強我們的韌性,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有時候,我們亦可能傾向與他人比較,把自己放在較優越或低下的位置。例如,一名主管可能認為自己比他的下屬優越。然而,想深一層,如果沒有受督導者,督導者是不可以成為督導者的。因此,督導者可以與受督導者分開,但實際上又與受督導者連結在一起。這就是我所指分隔創造了一個邊界,不過同時把兩樣東西連接起來。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學習培養一種既分離又連結的思維模式。這樣,我們或許不再過度執著於好運和健康。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避免把自己與那些有明顯心理或精神問題的人區分開來。試問誰沒有問題?祝您龍年平安平靜!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麼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只是單純地聊天嗎?

儘管尋求心理治療服務在香港變得愈來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是心理治療。許多人都會對心理治療有疑問,例如「為什麼我需要付款給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與朋友討論自己的問題又是否達到一樣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療我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嗎?」;「是不是只有瘋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要解答以上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心理治療不是什麼。

苦難的兩枝箭

每個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無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傷的心理痛苦。相信沒有人會否定他們曾經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經歷。為什麼有些人在經歷那些無可避免的痛苦時顯得如此平靜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卻在面對痛苦時變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這紛亂的世界中擁抱無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過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診斷患病前也一直恆常地規鍛煉身體。四十多歲的她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穩定的事業,亦沒有太多的工作壓力,患上癌症是的確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療的過程為她帶來不少創傷,治療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令她變得虛弱,體重亦明顯減輕,身體出現惡化的情況。經過多個月以來的治療,她的情況得以舒緩,可以逐漸恢復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緩後,她覺得新的生活模式變得難以適應。她還認為自己因為患病而變成一個有缺陷的人,經歷無比的沮喪。由於她可能無法回復以往豐富而積極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恥。此外,即使與腫瘤科的醫生會面跟進情況,亦會讓她經歷高水平的焦慮。事實上,患上癌症後的她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她,時光無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過上往日的生活,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靜的心態來接納和適應這個新的「自我」?她要怎樣做才能繼續過著快樂和滿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