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如果您可能在聖誕假期一個人過節,可以透過靜觀來培養正向的獨處

對很多人來說,聖誕節是與家人和朋友團聚的時刻。大部分人都期待參加各式各樣的派對和社交聚會,希望藉此與促進社交互動和分享快樂的時刻。然而,因為種種的原因,有些人獨自一人渡過聖誕節也是很常見。由於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充斥著各種與聖誕節相關的廣告和資訊,那些需要在節日期間獨處的人或許會感到沮喪和孤獨。如果您在這個假期有機會獨自過節,那麼學習透過靜觀來培養正向的孤獨感可能是一個好主意。

要練習靜觀,您可以進行正式的練習,如靜觀靜坐或身體掃描。除此之外,您亦可以嘗試通過一些非正式的靜觀練習來培養靜觀,例如到公園散步或在洗澡時專注於其中的體驗。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明白,一般在進行靜觀練習時我們都需要獨處,這種獨處不是受外在力量所強迫的。相反,它是一種有意圖並由我們自己選擇享受平靜的獨處經驗。當練習靜觀時,我們憑藉對自己的內在體驗感到好奇和接納而培養豐富多彩的經驗。事實上,我們不是要把腦海的思想全部清空,而是活在當下,以開放的態度接受自己的內在情緒和身體感覺。

在專注當下體驗的狀態下,您可以保持對內在情緒和身體感覺的覺察,這能夠讓我們從反覆思考對過去的沉思和擔憂未來的思緒中走出來。我們需要學習以不帶任何批判的立場去接受自我,以及對我們所受的痛苦培養慈悲。這是一種正向的獨處,因為我們在一個人的時候有意識地建立更深的自我覺察。透過培養這種更深層的自我覺察,我們往往能夠更加安定心神和冷靜下來。這樣,我們就更有機會獨自參與一些使人愉悅的活動。例如,部分我的求助人發現,他們在家中進行正式的靜觀練習後,在閱讀時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在這個人工智慧發展蓬勃的時代,我們大部分人每天都忙於使用不同的電子產品。當我們拿起智能電話時,可能會不其然地自動點擊某些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來查看朋友的新貼文。如果我們每天只做這個行為數次,這並不構成問題。但是,對很多人來說,這種自動導航模式每天可能出現超過五十或一百次。特別是聖誕節假期期間,需要獨處的人如果過度頻繁地使用社交應用程式,可能會不斷地看到家人和朋友舉行聚會的照片或貼文,令他們更容易出現抑鬱情緒。事實上,練習靜觀可以幫助我們接觸自己的內在世界,避免自動化地被數位世界所吸引。靜觀是一種培養正向獨處的方法,使人能夠擺脫電子產品對生活的負面影響。

當我們在聖誕節獨處時,靜觀有助我們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保持好奇和享受當下。這也許是一個促進我們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和進行自我探索的機會。慶祝聖誕節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可以選擇通過培養正向的獨處來照顧自我,以平靜和富有成效的方式來享受聖誕節假期。祝大家聖誕節快樂!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類有哪些「基本情緒」?為何這些情緒對我們十分重要?

當我們駕駛時,如果對面行車線的司機突然切入並險些撞車,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恐懼。在那短短的幾秒,我們驚恐的情緒令我們作出自動反應,立刻扭動軚盤躲避以免意外發生。這種自動反應是與杏仁核活化有關,甚至在我們有意識地評估眼前的狀況之前已對於威脅作出了反應。這是一個具有原始進化的的重要生存機制。恐懼是一種主要的適應性情緒,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靜觀對話中的開放性和同理心

作為一間商店的常客,我在購物經驗中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售貨員。在這個星期,我到了這間店舖打算購買那件想買一段時間的商品。可是,當我一進店時,其中一位售貨員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銷一件我沒有打算購買的東西。她不斷地告訴我那件商品的好處,以及店舖現時舉行的促銷活動。她一直不停地說話,我過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有機會告訴她我打算買什麼。然而,她仍然鍥而不捨地向我推銷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並沒有向我推薦我想購買的那件商品。最後,由於我與售貨員之間缺乏聯繫,在沒有足夠的資訊和信心下,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購買。這就是在與他人對話時缺乏靜觀覺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