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人類有哪些「基本情緒」?為何這些情緒對我們十分重要?

當我們駕駛時,如果對面行車線的司機突然切入並險些撞車,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恐懼。在那短短的幾秒,我們驚恐的情緒令我們作出自動反應,立刻扭動軚盤躲避以免意外發生。這種自動反應是與杏仁核活化有關,甚至在我們有意識地評估眼前的狀況之前已對於威脅作出了反應。這是一個具有原始進化的的重要生存機制。恐懼是一種主要的適應性情緒,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Paul Ekman是研究情緒的先驅,他的理論指出基本情緒共有七種,包括憤怒、厭惡、恐懼、愉快、悲傷、羞恥和驚訝。這些情緒在大腦中是與生俱來,使我們能夠為生存選擇作出快速的反應。如果我們沒有這些迅速的信號,那麼在評估應對不同情況時便需要花費太多時間。這些基本情緒為我們提供了有關我們身體或社交環境的重要訊息。例如,恐懼為我們提供了我們正在面臨某種危險的關鍵訊息,並啟動了我們逃避或戰鬥反應。

在七種基本情緒中,每一種情緒都有相關的行動傾向。這些主要情緒為我們提供了訊號,讓我們採取有效的行動做好準備。例如,當我們感到憤怒時,我們也會感覺到自己正在受到威脅而且權利被剝削。這令我們會有一種的行為傾向,希望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權利並對抗不公平的對待。而當我們感到悲傷時,我們會感覺到自己正在經歷一些損失,從而令我們抽離去治療自己或是透過哭泣以尋求安慰。

羞恥向我們發出訊號,表示我們做了一些不當的行為或有被拒絕的機會。這令我們會採取適當的措施來糾正我們的行為或隱藏自己訊息,以免自己受到批判。當我們感到驚訝時,我們會意識到有些事實是超乎自己所認識的。我們會因此而感到好奇,希望想了解更多有關的資訊,掌握足夠的知識彌補當中的差異。當我們感到厭惡時,我們知道某些東西是有毒的或令人反感的,這是一個提醒我們要避免的訊息。最後不得不提的一點是,當我們感到快樂時,我們會更有活力和動力,從事創造性和令人滿意的活動。

我們的情緒和思維與大腦的不同區域有關。當我們進行思考時,與思考相關的大腦區域就會被啟動。當我們體驗到不同情緒時,與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就會被啟動。當這些訊息被綜合在一起時,我們的意識能夠創造出意義和作出決策。事實上,研究指出在當一個人大腦的情感中心有損傷時,即使認知功能完整,亦有可能在生活中無法作出一些簡單的決定。這是因為在理性思維絲毫無損下,我們的情緒或直覺比思考在不同選擇之間作出決定更加重要。

我們可以如何體驗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學習覺察自己的身體感覺。透過不同的靜觀練習,例如身體掃描,能夠加強對不同情緒與身體感覺聯繫的覺察。要加強我們對情緒的自我意識,恒常地進行靜觀練習是很重要的。想像下一次逆線有一輛汽車迎面切線向我們衝過來,我們承受不了沒有恐懼的感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麼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只是單純地聊天嗎?

儘管尋求心理治療服務在香港變得愈來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是心理治療。許多人都會對心理治療有疑問,例如「為什麼我需要付款給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與朋友討論自己的問題又是否達到一樣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療我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嗎?」;「是不是只有瘋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要解答以上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心理治療不是什麼。

從更廣泛的意義理解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發展

自1997年以來,香港人面對這個城市不同方面的變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對的事情時,都會問我有關身份及其發展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身份呢?如何能夠概念化一個人在生命中的身份發展?當我們把「香港」稱為自己的家鄉時,可能會透過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獨特的敘事來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對這個城市中一些可以預見的變化時,可能擔心會因此而影響正在處於不同生活階段的香港人的身份發展。事實上,對於香港人這種特殊身份的改變仍然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如果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研究身份發展的概念,便有機會意識到任何身份發展都存在許多個人上的差異。

面對逆境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

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奇異博士》描繪了一位富有而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的「英雄之旅」,這位醫生就是傲慢的奇異博士。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雙手受到創傷,令他無法進行手術。在尋求治療雙手的旅途中,他前往卡瑪泰姬(Kamar-Taj) 尋求巫師的幫助。經過巫師和古一的培訓,奇異博士的雙手康復了。奇異博士決心踏上保護地球的旅程。根據美國文學教授Joseph Campbell的說法,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這是一段尋求真實自我的旅程,我們能夠在生活上做一些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情,從而獲得內在的滿足,感受生活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