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聖誕節是與家人和朋友團聚的時刻。大部分人都期待參加各式各樣的派對和社交聚會,希望藉此與促進社交互動和分享快樂的時刻。然而,因為種種的原因,有些人獨自一人渡過聖誕節也是很常見。由於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充斥著各種與聖誕節相關的廣告和資訊,那些需要在節日期間獨處的人或許會感到沮喪和孤獨。如果您在這個假期有機會獨自過節,那麼學習透過靜觀來培養正向的孤獨感可能是一個好主意。
分類彙整:Uncategorized
在作出判斷或評價前,讓我們先了解個人差異和環境因素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
不少我的求助人都曾經問我,為什麼一個家庭中有著同樣的家庭環境,但他們的兄弟姊妹沒有患上同樣的精神障礙?他們是否比較脆弱,抑或有更多的缺陷?受到文化因素的影響,同輩之間互相比較是很常見。我們當中可能很多人早已習慣事事與他人進行比較,從小在家庭或學校中學會了與人比較是一種生存機制。事實上,我們需要接受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的性格、核心價值和行為傾向都由獨一無二的因素組合而成。我們需要對自己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培養更多的慈悲,例如是購物狂、工作狂、拖延問題、情緒爆發或自我傷害等。這是因為在我們能夠管理這些適應不良模式和處理情緒困擾前,需要先放下對自己的評價,才能誠實地避免否定自我。
脆弱性並不是弱點,當我們敞開心扉接受它,就更容易安如磐石
面對失敗或挫折時,身邊親密的人常常告訴我們要變得強大或堅強。例如,一位女士發現丈夫有婚外情後,她的女性朋友都勸她要堅強並與丈夫分居。在另一個例子中,一位男士失去升職的機會時,他的好朋友建議他不要把這件事放下心上,應該要忘記它並變得強大。然而,當這些人面對損失和挑戰期間未能接觸自己的內心感受,常常會感到更加困惑和失落。在他們否認自己受到傷害或無視傷痛時,就難以安定心神並開始「行屍走肉」的生活。對我們很多人來說,敞開心扉面對自己的脆弱性並不容易,因為受到文化的因素所影響,我們往往在情感上顯得保守。除此之外,接觸我們的脆弱性的未知世界對某些人來說是可怕的,因為我們可能想向別人表明我們不在乎失敗或挑戰,它們不會使我們心碎。有時候,如實地面對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無論是關於愛人、升遷或健康問題,我們都可能覺得十分困難。
在電影《年少日記》中,重要的是要避免批判並接受一個現實:我們所有人都會受到多種生理和環境因素影響
電影《年少日記》喚起了我們就童年創傷對人們的心理結構和人生軌跡所造成的影響的認知。有時候,人們傾向批判那些患有抑鬱症並試圖自殺的人。這些人可能會認為患有抑鬱症的人意志力薄弱,應該要學習變得更加強大和堅強。除此之外,有些人傾向把自己與精神病患者區分開來,這是很常見的。他們認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是有問題的,以及負面地與他們不一樣。有時候令人悲傷的是,這種情況甚至發生在一些從事心理健康服務的人士身上,他們在幫助精神病患者的時候扮演著權威的角色。根據Bruce D. Perry和Oprah Winfrey所寫的書提到,這些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的問題,是因為有些事情發生了在他們身上。我們應該了解這些不能控制的因素對人們生活所帶來的影響,而非對他們作出批判。
面對具自戀型人格特質的男性時,女性可能出現的矛盾心理
在我的臨床實踐中,一位女士反覆與有虐待和操縱傾向的男性建立親密關係並被困其中是很常見。有時候,這些女性無法獲得所需的支持,因為施虐者往往在公開場合表現得異常友善、迷人和無私。然而,關上家中的門後,他們會對他們的伴侶施以虐待和極力操控。因此,這些女士很難向別人透露她們的痛苦,因為她們的朋友和家人可能不相信她們。此外,受性別角色和社會期望的影響,女性通常都被寄予厚望需要保持安靜和順從。因此,這些女士可能已經習慣於適應危險,不會坦率地說出自己的苦況並保證自己免受傷害。
如果您正感到抑鬱,可以嘗試培養自我慈悲
抑鬱症患者對自己的精神狀態和外在環境感到絕望和無助是很常見。結果,他們可能在生活中失去動力,甚至產生結束生命的念頭。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得知自己能夠晉升到理想職位的機會很渺茫後,感到很抑鬱。她覺得自己被困於目前的職位中,無法忍受對現時工作性質的主觀厭惡。事實上,她最近參與數次應徵面試都未能通過,無法找到另一份她可能喜歡的工作。面對目前的處境,她感到非常絕望,抑鬱情緒日漸加劇。當感到更加沮喪時,她開始怪責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走出抑鬱的狀態,批評自己軟弱無能。由於她並不接受自己的抑鬱情緒持續加劇,她很努力為自己制定嚴格的生活習慣來「治癒」自己的抑鬱症。她計劃每天早上六時起床,然後到健身中心進行帶氧運動和重度訓練。她還打算閱讀林林總總的自助書籍,幫助自己重新找回快樂。然而,她越是強迫自己嚴格地遵守所定的計劃來改善情緒,就越缺乏動力去實行。對於未能完成為自己定下的目標和任務,我的求助人感到極度絕望,不斷反覆思考自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她如何能夠從抑鬱情緒走出來,並不再批判自我和強迫自己要再次感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