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愉悅感覺的「癮」

不論是社交媒體還是美味的甜點,我們都可能會從不同的渠道渴望獲得更多愉悅的感覺。當我們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貼文和照片時,或許會更頻繁地檢查我們的帳戶,看看能夠從朋友中獲得多少「反應」。當我們打開一包薯片時,可能會忍不到把整包吃掉。事實上,以上提及的兩個例子或其他類似的情況下,我們都會體驗到愉悅的感覺。有時候,這些感覺並不明顯,以至於我們可能未能覺察它們。如果我們多加留意自己的行為,或者會發現自己傾向於作出更多相同的行為,從而獲得更多愉悅的感覺。例如,當朋友對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內容給予「反應」會引發我們的愉悅感,我們可能會自動化地增加查看社交媒體帳戶的次數,這種自動導航與我們對得到更多愉悅感的本能渴望有關。

珍惜生活中平凡但不可或缺的東西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她對自己的小狗離世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強烈哀傷反應。她指出,儘管在陪伴牠接受癌症治療的過程中已經預計牠有可能因病情惡化而死亡,但她還是因此而感到非常空虛和悲傷,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星期。每當她注意到家裡有和小狗相關的事物時,腦海裡總是浮現出他們以往的日常活動的記憶。由於以前每天早上醒來時她的小狗都會來找她,以至於她現在難以適應沒有牠的生活。對我的求助人來說,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她的生命中卻非常重要。她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與小狗這種簡單的聯繫而感到失落。事實上,她擔心自己出現過度的哀傷反應,認為需要探討當中是否隱藏著一些心理問題。

曾經經歷童年創傷的人,如何學習建立信任?

今天,我步行至港鐵站去上班的途中,看到一位女士在街上遛狗,那隻狗似乎是被救援並收養的。與此同時,另一位老太太推著手推車正向他們走近,那隻狗不願意繼續跟著女主人散步。牠看起來非常害怕,擔心前方可能有威脅。儘管和主人一起散步,但牠還是不相信自己在街上是安全的。狗隻被前主人虐待後變得難以信任一般人是很普遍的現象。事實上,與遭受虐待的狗類似,曾經經歷童年創傷的人也被發現很難信任他人。他們有機會不信任任何人,或是與所有人保持一定距離。相反,部分人可能會錯誤地相信那些操縱或虐待他們的人。

以初學者的心態看待事物

在我的臨床實踐中,我的求助人經常要求我對他們的問題進行臨床診斷。有時候,當他們對自己的問題得到具體的診斷,會感到更加確定。透過徹底的評估和持續的治療,我常常發現求助人所提出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一個具體的診斷,如患上抑鬱症或焦慮症,並不能對制定心理治療計劃提供太多有用的資訊。很多時候,得到相同診斷的人有著不一樣的心理問題,因此所制定的治療計劃也可能非常不同。

我們能夠區分好運與惡運?

祝各位龍年快樂!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你是如何慶祝渡過的?品嚐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從親友那裡收到很多利是嗎?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互相祝賀大家好運和身體健康是我們的傳統。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在不知不覺間地區分了好運和惡運、健康良好和不佳、以及富有和貧窮。當然,這種文化和傳統將我們與家人和朋友連繫起來。這並沒有什麼壞處,而且遵循我們的傳統是很重要的。經過深入的反思,它誘使我們相信這種區分模式是與生俱來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經歷哀傷階段時,給予情緒足夠的空間

在過去幾個月,我們不時面對一些名人自殺的悲痛消息。事實上,最近在社會上亦有不少自殺的個案。面對農曆新年即將來到,死者的家人和朋友可以如何渡過哀痛和悲傷的過程?我們又可以怎樣透過同理心和慈悲來支援和幫助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