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依附伴侶的模式與社交大腦網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適逢今年西方情人節和元宵節於同一個星期,本星期其中一個熱門話題就是親密關係。在疫情下,不少情侶仍然會以特別的方式來慶祝這兩個情人節。有些人可能會發現另一半非常熱衷透過贈送禮物或鮮花來為自己製造驚喜。有些人則可能發現自己的伴侶在這兩個特別的日子都很冷漠,感覺自己被對方忽視。對於那些正在考慮與曖昧對象發展成情侶的人,當中部分人可能認為對方非常熱情,有些人則發現對方開始疏遠和迴避自己。以上的例子都指出了一個人對他人的反應都與我們社交大腦中的網路相關,到底當中的網路是如何連接起來的?
根據以提出發展依附關係理論而聞名的英國心理學家John Bowlby所說,我們在童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會影響在大腦中發展依附關係的基模。這些基模包含我們在童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的內隱記憶,當中可能是安全的經歷,也有可能是危險的經歷。如果我們在童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重覆的互動是安全並具有一致性,那麼就會形成安全的依附模式。我們會傾向尋求與他人親近來獲得安全感,而且更有能力調節自己的情緒。事實上,一個擁有安全型依附模式的孩子能夠內化母親滿滿的愛心和關懷,作為獲得安全感的來源,好讓他或她安全地探索四周的環境和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如果你的另一半是擁有安全型的依附關係,他或她對你的愛和關懷的行為會非常一致,而你亦可以觀察到對方能夠有效地調節自己的情緒。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長期被主要照顧者忽略和拒絕,那麼這個人可能會在社交大腦中發展出迴避型依附模式。他或她似乎不會期望照顧者會為自己提供愛和安全感的來源。在成年後,這個人可能會傾向避免建立親密的關係或習慣疏遠自己的另一半,保持一定的距離。另一個例子是一個人可能會為自己與伴侶的關係感到焦慮,經常擔心對方會對自己不忠,他或她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與其害怕被拋棄的強烈恐懼感有關。具有這種焦慮型依附模式的伴侶很有可能在童年時期無法獲得主要照顧者一致的關愛和照顧,而其照顧者也無法適當地協助他或她調節自己的情緒,因此承受莫大的壓力和痛苦。
有時候,一名伴侶可能會表現出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型依附模式的行為。這個類型的伴侶的表現和行為非常不穩定,甚至有機會在遇到情緒困擾時作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他們可能有還未處理與主要照顧者相關的創傷經歷,導致出現不一致或無法預測的行為。當一個人的主要照顧者行為雜亂無章和欠缺連貫性時,他或她便很大可能發展出不穩定的依附模式。 我們在童年時期的經歷與我們發展社交大腦息息相關,並影響了我們如何發展依附模式。儘管我們可以擁有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型的依附模式,但是仍然有機會重塑自己的社交大腦。心理治療或在成年後與一位擁有安全型依附模式的伴侶交往都可能有助我們重構社交大腦中的網絡,享受一段充滿關愛和支持的親密關係。事實上,無論您是哪一類型的依附模式,您都值得擁有豐盛和有意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