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心理治療與輔導有什麼分別?

近年,鑑於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尋求心理服務的人愈來愈多。當人們尋求協助時,他們可能會難以區分心理治療和輔導服務。有些人會因此而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應該是尋求輔導員還是臨床心理學家的幫助。事實上,輔導和心理治療並不能以非黑即白來區分,因為兩者的專業能力是有重疊的地方。有時候,心理治療與輔導這兩個術語甚至可以互通使用。

一般,輔導員會為那些日常功能運作正常或沒有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提供輔導服務。輔導服務更多是幫助客戶實現自己的目標或更加有效地發展自我,旨在解決一個人在當前生活中正遇到某些特定的問題或困難。相反,心理治療師(如臨床心理學家)所提供的心理治療服務,是協助求助人治療精神疾病或改善自己在應對問題時的不足之處。心理治療服務通常牽涉更加深入的工作,以協助求助人重新建構或糾正他或她的認知扭曲、處理與過往創傷經歷相關的情緒或改變有問題的行為模式。

事實上,輔導是更加著重情景、具教育性和針對解決特定的問題。而心理治療是相對地更長期和更深入地處理問題的方法。此外,心理治療也可以幫助客戶處理和解決與過去經歷相關的情緒,針對求助人因過往的創傷事件而造成的傷害。它還側重於幫助求助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問題或性格問題。例如,一個人可能因為自己在選擇職業道路時感到迷失而尋求輔導服務,這樣就是著重情景和針對特定的問題來進行輔導。輔導員能夠幫助當事人探索自己的優勢和興趣,並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作出選擇職涯方向的決定。另一個例子是一個人因為患上抑鬱症而尋求心理治療服務,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這個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在童年時期經歷的創傷所帶來的影響,並深入了解自己的認知扭曲。如果有需要,心理治療師可能會進行進一步的介入,以處理或解決與她過去的創傷相關的情緒。

有時候,輔導員經過適當的培訓和獲取專業資格後,也可以為那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士提供心理治療。不論你是尋求輔導員還是臨床心理學家的幫助,亦需要仔細檢查提供服務的人士所擁有的專業資格,這是至關重要的。專業資格如擁有臨床心理學博士或碩士學位、或擁有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等專業會員資格的人士能為公眾提供以科學實證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服務。也就是說,他們只會提供具備有效研究實證的心理治療方法,並依從專業的道德操守守則執業,例如保護客戶的私隱和在其專業能力範圍內提供心理治療。尋求心理輔導服務和心理治療的幫助是個人的事情,因此了解自己所接受的服務和為您提供服務的輔導員或心理學家的資格和專業註冊對您來說非常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靜觀近年如此受歡迎?練習靜觀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靜觀練習近年在很多國家興起,不論是有需要人士或是大眾都可能會參加一些靜觀課程,例如靜觀減壓課程(MBSR)或是靜觀認知治療(MBCT)。世界各地的學校也逐漸引入靜觀為新的科目,致力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商業機構亦在企業培訓的計劃中加入靜觀的元素,透過靜觀改善員工的心理幸福感和改善他們的工作表現。到底靜觀是什麼?為什麼靜觀變得愈來愈受歡迎?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是什麼?

作為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在我執業的二十年裡,不少人都問過我相類似以下的問題,包括「心理治療只是閒聊嗎?」或是「心理治療中的聊天與我和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閒聊有什麼不同?」。事實上,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問及「專業攝影師的拍照方式和我用iPhone 拍照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兩者都忽視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專業攝影師的專業,以及當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