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識別和描述主觀情緒的能力是與父母調和孩子情緒的能力有關,他們亦需要有能力調節孩子的情緒狀態。此外,對於父母來說,把孩子的情緒狀態轉化成文字也很重要,因為這樣孩子才能和別人溝通、告訴別人自己的情緒。如果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建立他或她的情緖記憶,孩子便可能難以將自己非言語和言語的情感元素聯繫起來。其中一個例子是,當孩子心臟悸動、冒汗、或是呼吸急促時,可能無法意識和說出自己的焦慮,在不能建立情緖記憶下,孩子無法分辨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如果父母虐待孩子,他們可能無法調節孩子的情緒狀態。 結果,孩子亦不能發展反思和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可以將自己情緒帶來的生理反應和言語表達聯繫起來,便更容易調節自己的情感狀態。但是如果他或她難以建立這種聯繫,便很大機會產生長時間和不停重複的生理喚醒。結果,這個人在經歷了這些不舒適的身體感覺後,仍不知道那些生理喚醒的內在含義,不能與自己的情緒聯繫起來。這就是我那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常常感受痛楚最常見的潛在機制之一。

處理個人情緒狀態的認知缺陷亦與很多適應不良的情緒調節行為有關,可能包括酗酒、暴食或吸毒。有時候,有些人則會有傾向作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作為適應不良的情緒調節策略。

心理治療能協助增強患有述情障礙的人識別和描述情緒狀態的能力。例如,幫助他們識別、區分和標籤一個人的主觀情緒狀態。由於有述情障礙的人大多時候都缺乏想像力,所以把非言語和言語的情感元素聯繫起來是非常重要的。促進想像力能夠增強人對自己的情感狀態和緊隨其後調節情緒的意識。

各種身心症狀(例如疼痛)背後都有著不同的原因,述情障礙可能只是是導致這些症狀的因素之一。毫無疑問,增強識別和描述情緒能幫助那些擁有各種身心症狀的人。這種調節自我負面情緒的能力對於我們在工作、人際關係和身體健康等方面的表現是很重要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麼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只是單純地聊天嗎?

儘管尋求心理治療服務在香港變得愈來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是心理治療。許多人都會對心理治療有疑問,例如「為什麼我需要付款給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與朋友討論自己的問題又是否達到一樣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療我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嗎?」;「是不是只有瘋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要解答以上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心理治療不是什麼。

從更廣泛的意義理解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發展

自1997年以來,香港人面對這個城市不同方面的變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對的事情時,都會問我有關身份及其發展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身份呢?如何能夠概念化一個人在生命中的身份發展?當我們把「香港」稱為自己的家鄉時,可能會透過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獨特的敘事來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對這個城市中一些可以預見的變化時,可能擔心會因此而影響正在處於不同生活階段的香港人的身份發展。事實上,對於香港人這種特殊身份的改變仍然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如果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研究身份發展的概念,便有機會意識到任何身份發展都存在許多個人上的差異。

面對逆境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

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奇異博士》描繪了一位富有而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的「英雄之旅」,這位醫生就是傲慢的奇異博士。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雙手受到創傷,令他無法進行手術。在尋求治療雙手的旅途中,他前往卡瑪泰姬(Kamar-Taj) 尋求巫師的幫助。經過巫師和古一的培訓,奇異博士的雙手康復了。奇異博士決心踏上保護地球的旅程。根據美國文學教授Joseph Campbell的說法,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這是一段尋求真實自我的旅程,我們能夠在生活上做一些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情,從而獲得內在的滿足,感受生活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