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與童年創傷有關潛在的逃避機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於難以忍受與他人聯繫所帶來的情緒,因此在不自覺下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場合。除此之外,他還有酗酒的習慣,希望透過酒精來擺脫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焦慮。事實上,他的父親在他童年時期經常虐待他,常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而責罵他,甚至對他作出體罰。在整個童年時期,他學會了建立一種應對機制,就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盡力逃避父親和任何有機會被虐待的情況。另外,他還學會了逃避任何可能觸發與他童年虐待相關情緒的場合,例如受到負面評價和批評的情況。其中一個例子是當他曾經被一位同事欺凌後,他會因為擔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創傷經歷的記憶影響,不願意出席任何公司團隊的聚會。

某些經歷童年創傷的人可能傾向避免體驗與創傷記憶相關的痛苦影像、想法、情緒或感覺。他們會有不同類型的逃避行為,例如為了遠離創傷記憶的觸發點而不參與任何社交活動,以及透過濫用藥物或暴飲暴食來逃避痛苦的情緒。有時候,即使身處於安全的環境,曾經歷童年創傷的人亦有機會選擇孤立自己,因為他們在童年時期可能利用這些逃避的應對策略有效地防止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傷害。但是,如果這些人無法區分過去的創傷經歷與當下不具威脅性的情況,他們也許會錯失了很多正面與朋友及摯親相處的經驗。

對於有這種逃避傾向的人,他們可以先嘗試探索自己的歷史,看看是否經歷過童年創傷。他們有機會發現在童年時期父母虐待的行為,讓他們認為留在家裡並不安全。所以,對於那個時候的自己,逃離困境或是自我保護是最佳的選擇。透過這種覺察力,他們可以對自己目前的行為更富有同情心。經過這種探索,他們或許意識到自己不再被困在童年的不安全環境中。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他們便可以學習不同的策略來承認自己現在處於當下的安全狀態。

靜觀練習有助人專注於當下,留意此時此刻是一種安全和積極的體驗。譬如,如果我的那位求助人嘗試在參加一些社交場合留意其他同事的面部表情。這樣,他可能會注意到某些視覺上的提示,發現其他同事實際上是歡迎他參與聚會的。另外,他還可以在社交場合中觀察自己的呼吸,嘗試專注於對話當中,環顧四周來透過注意環境中的細節來紮根。當人一步一步暴露自己於社交場合中,便能夠覺察在正常社交場合中,某些情緒反應有機會是由過往的創傷記憶而引起的,而當下的情況事實上是安全的。

童年創傷有機會為人帶來長期性的影響,不少行為上的問題(例如社交退縮或成癮問題)很有可能與童年創傷遺留下來的潛在因素有關。透過探索和更深入的了解,經歷童年創傷的人可以對自己更富有同理心。事實上,通過不同的練習,他們能夠學習實際的策略逐漸減少那些有問題的逃避行為。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無助與希望之間的角力

在最近幾個星期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數字急劇上升。很多人可能認識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檢疫測試結果、接受強制檢疫或家居隔離、甚至已被確診感染的人士。即使沒有這些經歷,面對著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也許感到強烈的無助感。例如,我們可能會時常擔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點遇到隱形帶菌者。而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他們也難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視。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在這紛亂的世界中擁抱無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過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診斷患病前也一直恆常地規鍛煉身體。四十多歲的她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穩定的事業,亦沒有太多的工作壓力,患上癌症是的確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療的過程為她帶來不少創傷,治療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令她變得虛弱,體重亦明顯減輕,身體出現惡化的情況。經過多個月以來的治療,她的情況得以舒緩,可以逐漸恢復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緩後,她覺得新的生活模式變得難以適應。她還認為自己因為患病而變成一個有缺陷的人,經歷無比的沮喪。由於她可能無法回復以往豐富而積極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恥。此外,即使與腫瘤科的醫生會面跟進情況,亦會讓她經歷高水平的焦慮。事實上,患上癌症後的她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她,時光無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過上往日的生活,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靜的心態來接納和適應這個新的「自我」?她要怎樣做才能繼續過著快樂和滿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