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為什麼有些人犯錯時會認定自己是失敗者,另一些人卻不以為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傾向認為自己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犯錯時,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在某次的面談中,他對我說:「我不應該讓我的同事知道自己因為團隊士氣低落而失去工作的動力。我這樣做真的太傻了!我真是一個失敗者!」當他告訴我團隊內部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其他同事在他背後說他不是的想法時,他似乎完全相信自己這些念頭。事實上,他並沒有意識到實際的情況有機會與他的感知不相同。換句話說,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完全得知事情發展的真相和他的同事在他背後說三道四的內容。

這位求助人在告訴我他的想法時,傾向使用那些絕對性的詞語。例如,他說:「由這一刻開始,我不能告訴任何同事我在工作中缺乏動力。我應該避免告訴任何人有關自己的內心世界,以保護自己的私隱。」這位求助人無法意識他所說的只是個人想法,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情況。他未能了解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多樣性的,他可以擁有一些值得信賴和交心的同事,更可以與這些同事分享更多有關自己內心世界的事情。當他極端地完全相信自己的想法時,受到二分法的思維模式所影響,採取非黑即白的態度來看待事物。也就是說,他要麼選擇向同事透過自己所有的內心狀況,要麼把這一切都隱藏起來。結果,當這位求助人以這種思維來認定自己犯錯就是失敗者時,會堅決地相信自己的想法,難以理解他的想法有機會不等於事實。

對於那些能夠認識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而不一定是事實的人來說,他們在談及自己的想法時會使用不同的言詞。譬如,如果上述的那位求助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他可能會說:「我認為自己可能是一個失敗者,因為我把自己的精神狀況告訴了我的同事。」事實上,他也有機會以幽默的方式來描述在這種情況下成為失敗者的想法。他可能會說:「我又在認為自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我的老朋友又回來找我了。哈哈!」雖然他描述的內容可能一樣,但是他能夠透過以不同的方式來談論有關的事情。

無可避免地,我們每個人也許曾經以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來思考。我們可能因為犯錯而感到失敗,也可能因做了一些讓自己看起來很愚蠢的事情而後悔。很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明白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以及是對自我的暫時感知。當我們留意到自己經常在說話時運用那些絕對的術語,便需要學習把自己從這種二分法的思維模式拉出來。我們亦需要明白自己對某種情況或自己的念頭可能只是其中一種能夠解釋的原因或感知。這樣,我們就不會那麼容易陷入二分法的思維而堅信自己那些極端的思想。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無助與希望之間的角力

在最近幾個星期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數字急劇上升。很多人可能認識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檢疫測試結果、接受強制檢疫或家居隔離、甚至已被確診感染的人士。即使沒有這些經歷,面對著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也許感到強烈的無助感。例如,我們可能會時常擔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點遇到隱形帶菌者。而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他們也難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視。

述情障礙及身心症狀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我不時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沒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長期痛症。透過全面的臨床面談,我發現很多這類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礙。述情障礙是指難以識別和描述個人的情緒,及從自己的身體感覺分辨各種情緒。促成這種性格結構的發展有多種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童年早期的發展環境和創傷等等。

兩種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有關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時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佈不同類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動、成就或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希望獲得「讚好」或正面的評價。對於一些普通的用戶而言,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有關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沒有問題。當一個用戶透過社交媒體來創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與朋友建立正面的聯繫和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的反饋,有助加強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實上,大部分的用戶都明白自己並不是比他人優秀,亦能夠感知現實來看待自己。然而。當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過度發佈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在獲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評價後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樣的情況便令人擔憂。在佛教心理學中,這可能與一個人抓住與永續存在的自我比他人優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