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常見於曾經經歷童年創傷的人身上的解離症症狀有哪些?

對於那些曾經經歷童年創傷的人來說,其中一個較鮮為人知的症狀就是解離。很多時候,人們都會覺察到自己的抑鬱情緒、焦慮和睡眠障礙的問題。當他們前來與我晤談時,有時候會告訴我他們經歷了一些對他們來說不合理的症狀。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羞恥地告訴我,她的身體內好像不只她一個人。這使她對自己是誰,以及自己的真實性格感到非常困惑。在一些極端的個案中,出現這些解離症狀的人可能會發展成解離性身分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他們的人格會出現分離的部分,對世界、他人和自我具有不同的看法。這些不同的部分或許會存在相互矛盾的想法、感受和行為。舉例來說,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的身體內有不同的部分,而這些部分無法相互發揮作用。結果,有時候他會對他的女朋友大發脾氣,甚至表現出暴力行為。然而,他之後會完全忘記發生過的事情。在其他時候,他是一個非常溫柔和包容的男士,對女友的需求亦很敏感。

解離症患者的另一個症狀是他們無法體驗那些他們經歷的事情。例如,我的一位求助人無法回想起童年某個特定階段的生活往事。當我嘗試探討她童年經歷所帶來的創傷程度時,她只能給我模糊的描述,如長期感到孤獨和不快樂。有時候,這類型患者也有機會指出他們突然失去一些以前擁有的技能。另一位求助人告訴我,某個早上他在球場上忘記了如何打網球,對此突如其來的體驗感到非常擔心。對解離症患者而言,無法感受身體感覺或覺察內心情緒是很常見。事實上,這些症狀或與一個人的醫療狀況或神經系統問題或許沒有關係。

在另一邊廂,一些患有解離症的人並非體驗太少,反而是受記憶、思想、感覺等入侵性的經歷所影響。舉例來說,我的求助人在與一位權威和喜歡控制的客戶交談時,往往都會陷入一種無法解釋的恐懼和焦慮。即使她知道她的客戶尊重她,並且對自己的服務品質充滿信心,但總會在與對方會面的前一天晚上感到害怕。這可能與她過往曾被一個佔有絕對主導權和權威的男士所造成的創傷有關,導致出現情緒閃回。在極端情況下,出現這種解離症狀的人可能會感到意識到一些批評的「聲音」,而這些「聲音」並不像他們的個人經歷。

事實上,患有解離症的人很難辨識自己的症狀。對於那些曾經歷歷童年創傷經驗的人來說,學會增強對自己內在經驗的認識是很重要的。無可否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他們需要尋求專業協助,以逐漸學會更有效地應對相關的解離症狀。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電影《天能》與童年時期創傷的反思

如果你已經看過了電影《天能》,你可能會知道有關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夠令物體反轉並隨時間向後移動。在電影中,主角的任務是阻止使用演算機來逆轉整個世界,假若演算機的演算法被啟動,相信必定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世界亦會被毀滅。事實上,如果可以有意義地使用這些演算法,我會想把它用於逆轉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時期創傷經歷。

如何在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響下努力地回復正常的生活,由於香港的受感染個案減少,不少人都恢復過去喜歡從事的活動,譬如健身活動和瑜伽課程等等,並開始籌備實體的社交聚會。事實上,有些人可能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困難(例如失業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擾。結果,這些人可能無法恢復以往喜歡的某些活動,他們如何在當前的逆境中培養幸福感?

我們需要與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們的朋友很少主動找他們聊天或聚會,他們認為自己的朋友只會在有需要的時候才聯繫他們,往往都是打算尋求幫助或支援才會聯絡自己。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對於朋友來說並不重要,像俗語所說的「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朋友沒有把自己放在較優先的位置。在這個重視網絡通訊的時代,人們是否會傾向疏遠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對方幫助的時候才聯繫別人?抑或是我那些經常被朋友忽視的求助人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