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孤獨感與情感聯繫

對住居住於大都市的人來說,常見的是他們即使和一群好友舉行聚會,也有機會經歷孤獨感。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儘管他有兩個孩子和一個很棒的妻子,但卻一直感到孤獨。此外,他亦會定期與朋友和同事參加社交聚會。在另一邊廂,我有一位內向的朋友,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喜歡獨處。週末,他會和幾位親密的好友或太太相聚。在休閒的時候,他喜歡閱讀和畫畫。當我問他會否感到孤獨時,他堅定地回答說「不」。他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並且珍惜他在生命中擁有的一切,如幾個親密的好友和可以獨自進行的嗜好。上述提及的兩個例子可能與我們所預期的不一樣,很多人可能認為社交活動較多的人應該不太會感到孤獨。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經過更深入的探索,我上述的求助人發現自己難以與別人在情感上建立聯繫。在他的生活中,他往往都表現得非常理性、講求邏輯及以結果為導向。每當他的孩子向他講述學校裡發生的事情時,他都傾向運用邏輯為他們分析,並詢問他們的想法。他反映自己很少與孩子有情感上的連結。在社交聚會上,他傾向於了解朋友的邏輯和想法,而非他們的情緒和痛苦。每當家人和朋友向他提及他們不幸的遭遇時,他都難以展現同理心。

在《Missing Each Other: How to Cultivate Meaningful Connections》一書中,作者Edward Brodkin 和Ashley Pallathra強調了人際關係中協調的重要性。以上提到的那位求助人可能缺乏與他的家人和朋友的基本協調。另一方面,我那位內向的朋友與他的密友能夠保持協調的聯繫,使他在生活中感到滿足而不會孤獨。根據Brodkin和Pallathra所言,協調是指我們從身體感覺和情緒方面了解自己和他人。當我們與他人協調時,可以感受到他人的節奏、情感、經歷和情緒。這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繫的基礎。如果我的求助人不知道如何與他人協調,他就有機會覺得缺乏連繫。這樣,他便持續感到孤獨。

對於我上述的求助人,我建議他逐步學習透過身體感覺來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了解他們的情緒。由於他在覺察情緒缺乏經驗,因此需要時間從以思考為導向的溝通轉變成以情感為導向的溝通。

無論我們多麼擅於覺察自己的情緒,最重要的是謹記在與親密的人建立關係時培養協調。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抑鬱症中的反芻思考是一種迴避策略

抑鬱症的其中一個主要特徵是對自我產生負面認知。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處於抑鬱狀態的人會陷入持續的負面思考過程,他們有時候會告訴我們,儘管知道這不利於康復過程,但他們還是無法阻止自己以這種思維模式來思考。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處於抑鬱狀態中,一直反覆思考著他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疏遠他,並指出自己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收到家人和朋友的電話或短訊,他感到被孤立和遺棄。由於他持續不斷思考自己所認識的人都有機會不喜歡他,以及他在人際關係中可能會做錯事,他開始了陷入一種螺旋式下向的思想,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未來只會是孤獨和黯淡的。因此,他避免與家人和朋友建立任何聯繫。他一直認為如果他邀請他們出去聚會,對方可能會拒絕他。

如果您可能在聖誕假期一個人過節,可以透過靜觀來培養正向的獨處

對很多人來說,聖誕節是與家人和朋友團聚的時刻。大部分人都期待參加各式各樣的派對和社交聚會,希望藉此與促進社交互動和分享快樂的時刻。然而,因為種種的原因,有些人獨自一人渡過聖誕節也是很常見。由於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充斥著各種與聖誕節相關的廣告和資訊,那些需要在節日期間獨處的人或許會感到沮喪和孤獨。如果您在這個假期有機會獨自過節,那麼學習透過靜觀來培養正向的孤獨感可能是一個好主意。

抑鬱症患者的自我要求部分

現今,幸福和快樂是很多人追求的重要目標。我們或許在不知不覺間傾向於別人面前展現最好的一面,讓人覺得我們身心健康。當帶著這樣的期望,我們可能無法接受自己感到沮喪的時刻。我們有機會因為身體不適或其他問題而批評自己,並試圖向身邊的人隱瞞我們的困難。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接受了我幾年的心理治療,起初她因患上嚴重的抑鬱症而缺乏動力,難以維持健康和有規律的生活。她亦因為抑鬱症而放棄修讀碩士課程,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透過心理治療,她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規律,情緒明顯得到改善。她更開始參加一些舞蹈課程和從事兼職工作。然而,由於最近的舞蹈課程的參與率減少,以及她反覆思考自己的生活欠缺方向,她的情緒惡化了。結果,她開始沉迷於電子遊戲,長時間留在家中打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