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如果父親或母親擁有自戀型人格,會對子女有什麼影響?

你會感到自卑和持續性地焦慮嗎?你會不停認為自己被困在有毒的關係中嗎?你是一名完美主義者或事事都希望超額完成?你會傾向因為信任的問題而與別人疏遠嗎?如果你對於以上其中一些的問題的回答有「是」的話,你可能受了一位或是兩位自戀型父母的影響。具有自戀型人格的父母有什麼特質?

具有自戀型人格的父母一般對他人都缺乏同理心。同理心是指理解他人的視角、思考和感覺的能力。自戀型的父母不能夠或是不願意以同理心去對待自己的孩子。而他們另一個的特點是他們擁有強烈的控制慾,他或她認為自己可以得到特殊的待遇,期望子女完全服從自己。如果自戀型人格的人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便會對他人表現出敵意。這樣的父母有機會經常憤怒地責備孩子,甚至對他們的身體施以虐待。

自戀型的父母也有機會輕蔑地對待他們的孩子,並且重覆地貶低他們。他或她可能幼兒化孩子,不允許他們成長。除此之外,自戀型的父母亦可能貶低孩子的能力,常常否定他們的情感。有時一個自戀型的家長會自以為是,希望完全地控制自己的子女。他或她可能有需要一直成為被關注的中心。如果他或她覺得孩子威脅到自己被關注的地位時,可能會與孩子作出競爭。

對於那些自戀型父母的孩子來說,他們會傾向發展自我內在批判和貶低自己。這種自我內在批評是自戀型父母的內在聲音。這些孩子除了會過分自我批判外,還會對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和拒絕過於敏感,亦長期感受羞恥和焦慮所帶來的痛苦。他們傾向認為自己不應該受到別人的關注或照顧,亦很少向他人尋求協助,害怕成為別人的負擔。

正因為自戀型的父母經常性地貶低孩子,所以他們的自我形象往往很差。另外,他們通常也較大機會患上抑鬱症、飲食失調、成癮問題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些孩子會相對地難以與他人建立健康的界限,並且與其自戀型父母相似的人建立不良的關係。有時候,自戀型父母的孩子也可能因為對他人的不信任,導致在社交上孤立自己。他們有時候會成為被欺凌的對象,在被人剝削自己應有的權利時亦無法捍衛。由於自卑和長期的自我批判,自戀型父母的孩子很可能成為完美主義者和很有成就的人。

對於那些父母是自戀型人格的人,他們所受到的影響亦因人而異。基本上,那些子女需要先接受有關自戀型人格的教育,需要學懂區分安全和不安全的關係。在心理治療服務當中,要教導他們與他人建立健康的界限,亦要學會避免與具有類似自戀特質的人建立太親密的關係並加以利用。他們還需要學習自我關懷和多加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且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他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值得被愛護和欣賞的。

如果您遇到正在面對上述問題的人,也許接受臨床心理學家的心理治療服務對他或她是有幫助的。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在實踐新年計劃和抱負時,你會質疑自己嗎?

新年快樂! 首先祝願大家能夠在2023年有一個新的開始。在我們當中,有些人可能已經制定好新年計劃並且按照它們來行事。然而,由於缺乏自信心或持續地質疑自我,部分人可能仍對追求自己的願望猶豫不定。對很多我的求助人來說,長時間思考自己的目標但無法開始執行相關的計劃是非常常見。此外,另一些求助人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完善自己的目標或希望作充分的準備,但他們未曾採取任何實際的行動來實現它們。他們身邊的人常常認為他們浪費了很多時間來計劃和準備,卻從沒有真正作出任何行動。

什麼是解離?解離經歷罕見嗎?

你有沒有嘗試過在看電影時被它深深地吸引,感覺像迷失於其中似的?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坐在你身旁的人正在哭泣或在使用手機。你可曾在聽到一些悲傷的消息(如親人的離世)後立刻感到麻木?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不知道自己處於高壓水平,只是在壓力源消失並病倒後才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你曾有過類近的經歷,那麼你可能有時會出現輕微解離的情況。事實上,不少研究人員表示解離體驗可按照不同程度分佈於頻譜中。對於很多沒有患上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來說,偶爾經歷輕微的解離體驗是很常見。另一方面,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例如是解離性身份障礙的患者,他們不時在不同身份之間切換,但他們無法意識這種情況。這種極端的解離體驗並不常見,可以被描述為有問題的精神狀態。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缺乏關注

人們常常會說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患者的行為和思維是難以理解。我其中一位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求助人對她的丈夫大發脾氣,原因是他沒有及時回覆她要求他陪伴她看醫生的短訊。在她和丈夫的對話中,她說:「你是故意不回覆我的訊息,我知道你並不想陪我去看醫生,因為你覺得我非常麻煩!」丈夫委屈地回應:「我剛才正在開會,所以無法回覆你的短訊。我想無論如何我也會陪你去看醫生的。」我的求助人堅持己見說:「你不用有太多的藉口,我就知道你並不關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