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以初學者的心態看待事物

在我的臨床實踐中,我的求助人經常要求我對他們的問題進行臨床診斷。有時候,當他們對自己的問題得到具體的診斷,會感到更加確定。透過徹底的評估和持續的治療,我常常發現求助人所提出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一個具體的診斷,如患上抑鬱症或焦慮症,並不能對制定心理治療計劃提供太多有用的資訊。很多時候,得到相同診斷的人有著不一樣的心理問題,因此所制定的治療計劃也可能非常不同。

另一個例子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不同的服務提供者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如果我們選用專業的室內設計師的服務,可能需要清晰地說明我們的期望,並且在與對方見面前進行一些研究。這樣,對方也有機會欣賞我們注重細節的態度。相反,如果我們向一些建築工人尋求進行小型的裝修工程,可能需要調整我們的期望及傳達需求的方式。有時候,如果我們與和他們的通訊方式和語氣過於正式,他們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回覆我們,導致工程延誤。

我們的大腦會協助我們整理所接收的資訊並根據過往的經驗來進行分類,以便減少能量的運用。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傾向對他們認為自己已知的事情作過早的判斷。例如,勾選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並不困難,人們在網路上填寫一些問卷來了解自己是否患上抑鬱症也是很常見。然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想獲得最合適的治療,治療師至少需要數節的會面才能夠製定初步的治療計劃。在我的臨床工作中,不斷找到求助人的新發現對我來說是很常見。治療師不可能只使用單一的治療方式來幫助一位求助人處理所有的心理問題。

初學者的心態就如小孩一樣抱著一無所知的態度。即使具有足夠臨床實踐的專業知識,治療師亦需要明白一個人並不會無所不知,這是很重要的。因此,無論我們的專業領域是什麼,重要的是謙虛地活在當下,不要限制自己的初步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關鍵的是我們投入生活中每一個新時刻的展開,並非認為我們所知的事情會起什麼作用。我們需要時時刻刻作出相應的決定,任何先入為主和已知的事實都有機會限制新的可能性。

在2024年新的一年,讓我們學習以初學者的心態來看待事情。 對我們來說,保持謙虛並擁抱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是很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為什麼我不能阻止自己不停滑手機?社交媒體成癮與神經系統的關係

最近發行的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探討了社交媒體危害使用者的現象,包括對使用者的利用、社交媒體成癮問題、以及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在政治上的使用。你是否有朋友無法控制自己每天過度使用社交媒體?你是否經常無法控制地開啟社交媒體?你是否遇到一些朋友每天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多次發佈有關自己個人生活的照片或貼文?

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很多從事航空業工作的人士,包括飛機師、空中服務員都因疫情而失業。當中有不少人能夠跳出原來的框框,透過積極的態度和創造力開展新的事業。其中一個例子是一名香港的飛機師在失業後考獲巴士駕駛執照,並成功轉行成為巴士司機。他的靈活性啟發了我們無需在固定自我形象的框架內束縛自己。好消息是當任職了幾個月巴士司機後,他又重新獲得飛行員的工作。人類很容易運用左腦來進行標記和分類,以便我們可以更具體地了解自己。但問題是,我們的自我形象是一種幻象嗎?

對童年缺乏父母的愛與培育的哀悼

在新上映的漫威電影《尚氣》中,其中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尚氣與父親文武之間的關係。由於尚氣在年幼時喪母,因此父親對他的教養非常嚴厲和苛刻。尚志的童年毫不典型,而且對父親的感情也十分複雜。事實上,在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尚志甚至為了拯救母親的家鄉,可能需要殺死自己的父親。對於那些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足夠培育的人來說,他們在成年後的生活遇到各種的困難是很常見的。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缺乏一個榜樣而難以與別人保持豐盛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無法與他人交往。實際上,孩子在童年的時期需要透過父母提供不同種類的培育方式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