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當我們嘗試回答「我是誰」這條問題時,很容易會陷入二分法的思考陷阱,例如我們可能會以性別來標籤自己,把自己區分為男性或是女性。另一個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把自己形容為內向或是外向的人。這種分類的需求是一種本能,人們會傾向把事物進行分類或以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事物,因為這樣做就能減少不確定性以及將可預測性最大化。透過分類的方式來對自我作出定義可能讓事情變得更加簡單,但是如果只是用這種方式定義自己,就很容易陷入非黑即白來判斷的思想陷阱。例如,一個人覺得如果自己不能在今年年底之前獲得晉升的機會,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儘管為自己訂立明確目標或是以二分法的思維來定義自己時存在缺點,我們有時候亦需要擁有具體的目標。例如,我們在青少年時期就需要訂立目標,以便參加公開考試時能夠達到銜接首選大學的要求。但是如果我們過於認真對待這個具體目標,或是嘗試就能否達成目標來定義自己時,很有可能會受到情緒困擾。如果我們無法實現所訂立的目標,難免會感到非常沮喪和失望。倘若希望實現的目標與自己所達成的目標之間存在差異,我們便會傾向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失敗者。

要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另外一個方法是採取相反的方式。這種方式是指我們嘗試不把自己定義在具體的類別中,認為沒有明確的「我」。我們只是一直探索和體驗生活,並嘗試享受當中的過程。這樣,當我們在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時,便能放開利用把事物進行分類的傾向,減輕憂慮。就好像一位年輕的成年人嘗試放下獲得理想工作的期望,以享受和活在當下的心態來應對小組面試的過程。但是,如果他選擇採取極端的做法,不把面試當作一回事,便可能沒有任何具體計劃來準備如此重要的面試。他亦有可能不打算為獲得理想工作而制定任何具體目標。事實上,除非我們是古代大師,否則有時候亦不能不具體地定義自己,因此我們仍然需要在生活中確立一些具體的人生目標。

也許我們還未能實現某些目標,或是在生活上遇到不少的困難和挑戰,但仍能從中獲得智慧和自我洞見。實際上,具體分類和定義自己的傾向有時會促進自我的發展和成長。正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人生中的困難,我們才能學習和進步,苦難讓我們演變成新版本的自己。

「我是誰?」的確沒有明確的答案,而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亦因人而異。要回答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所指的是讓我們充分體驗生活,而不過分認真地對待自己期望和預定的目標。同時,我們亦需要採取積極主動立場預早計劃,為自己訂立具體的目標。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分類的方式來定義自己,但有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放棄這些分類。事實上,無論選擇哪種方法,亦需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內在的自己,細心留意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或許會得到一點啟示。也許我們可以一輩子不停地問自己到底是誰,而事實上真正的「我」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因為我們都一直在進化。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與童年創傷有關潛在的逃避機制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由於難以忍受與他人聯繫所帶來的情緒,因此在不自覺下傾向逃避出席所有社交場合。除此之外,他還有酗酒的習慣,希望透過酒精來擺脫因工作壓力所帶來的焦慮。事實上,他的父親在他童年時期經常虐待他,常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而責罵他,甚至對他作出體罰。在整個童年時期,他學會了建立一種應對機制,就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盡力逃避父親和任何有機會被虐待的情況。另外,他還學會了逃避任何可能觸發與他童年虐待相關情緒的場合,例如受到負面評價和批評的情況。其中一個例子是當他曾經被一位同事欺凌後,他會因為擔心自己再次被欺凌,以及受創傷經歷的記憶影響,不願意出席任何公司團隊的聚會。

為什麼我們在童年時期所發展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每當發現沒有人注意自己或朋友沒有邀請她出席聚會時,便會確信自己沒有人愛和沒有價值,她亦因此而常常感到沮喪。她在生活上傾向執著於一些次要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往往會引發起她各種負面的想法,例如別人都不喜歡她或孤立她等。譬如,當她的同事告訴她他們有自己的午餐聚會時,她便會認為自己被孤立,甚至認為對方是刻意排斥自己。此外,當她的朋友要求她為自己做事時,即使她內心深處不想這樣做,但是她仍然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取悅他們。事實上,她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朋友的尊重、愛護和關心,以至於很難向他人說「不」。另一方面,她低估了自己在生活中那些應該別人珍惜的正向特質和強項。為什麼她對自己不配被愛和沒有價值的核心信念如此頑固? 我們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信念是從童年時期與重要人物(大多是主要照顧者)互動而開始建立,這些信念是透過一些內部和外部反覆思考的模式逐漸發展。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在我們童年時一直批評我們十分醜陋,我們便會擁有「我很醜陋」的信念,並反覆地獲得父母的認可。更重要的事,我們一生中可能在腦海中重覆地出現這些想法。例如,當我們認為自己十分愚蠢並且考試不合格時,便會傾向確認自己的信念,忽略了其他與信念存在矛盾的證據。如果我們重覆利用自己的負面信念來過濾我們的世界,這些信念會因為我們的反覆確認而變得愈來愈強大。簡單而言,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思考自己、別人和自己的世界越多,我們便會越相信它。

為什麼有時候我會對他人輕微的挑釁作出過度的反應?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訴我,他經常無法控制自己對岳母產生憤怒。某一天,他與妻子的父母一起共進午餐。當天他穿著了一件顏色鮮艷的襯衫,當他的岳母看到他的時候便立即向他的衣著打扮作出評價,批評他穿著得過分搶眼。雖然他能控制自己沒有即時對她大發脾氣,但是卻因為怒火中燒而無法好好享受午餐的體驗。當他與朋友分享這件事情時,他們否定了他的憤怒,並告訴他他反應過度了。他們指出他的岳母可能是嘗試建議他穿更適合的衣服來配合工作場合。對於沒有獲得朋友的認可和理解,我的這位求助人感到非常沮喪和孤獨。他完全搞不懂他的朋友是以什麼標準來認為他反應過度。你有嘗試過因為別人輕微的挑釁而作出過度反應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