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培養對創傷敏感(trauma-sensitive)的環境的重要性

從過往的研究發現,在不同國家中約有50-70%的人口曾至少經歷過一次童年逆境經驗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童年逆境經驗包括身體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父母忽視、父母或其中一方缺席、父母或其中一方患有精神疾病或遭受欺凌等。正因為童年逆境經驗是這樣普遍,可以理解的是很多成年人可能會因此而受各種心理問題所困擾。然而,由於缺乏對培養創傷敏感環境重要性的覺知,他們當中很多人會在人際關係、工作和其他領域中遇到問題。當缺乏這種覺察時,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可能會因為對周圍環境缺乏安全感、同理心和信任,繼而遭受進一步的創傷。對於組織或學校來說,如何創造一個對創傷具備敏感度的環境? 

由於很多有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都非常敏感,不安全的環境會為他們帶來焦慮和恐懼。除了人身安全之外,他們亦需要一個能在情感上感到安全的環境。也就是說,在這個環境下,他們應該要感到被尊重和接納。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無需擔心被批判或傷害。譬如,一位曾經遭受職場欺凌的員工應該能夠表達他或她的擔憂和需求,不必害怕受到批評或面臨負面後果。

要建立對創傷敏感的環境需要進行有效且有同理心的溝通,從而建立信任與透明度。此外,面對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其他人(如老師、上司或治療師)在行動和反應上亦需要保持一致性。舉例來說,治療師應該清楚地向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解釋治療計劃,並獲取對方的知情同意。如果沒有這樣做的話,可能會對彼此之間的信任和透明度帶來負面影響,如產生誤解和溝通不良。事實上,上司和老師對員工和學生作出過早的判斷是很常見,這也可能導致自我實現預言相關的問題。例如,如果上司因為不信任而持續不斷地測試他的下屬,那麼當該名下屬覺得上司因為信任問題而測試他時,他的行為可能就會符合了上司的預期。

另外,在環境中為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提供選擇和控制感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一個接受心理治療的求助人應該有選擇不同治療方法的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重要的是促進雙方的協作。以此為例,治療師應與這位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求助人合作制定治療目標和計劃。

有時候,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成年人可能有著特別的需求和偏好。對於上司、老師和治療師來說,了解他們對外界環境的需求和偏好的差​​異是很重要的。譬如,這些成年人可能需要更多平靜和安靜的空間。事實上,某些聲音、燈光或氣味可能會引發他們的創傷反應。 如果能夠建立對創傷敏感的環境,培養對調整環境的覺察,將更有機會減少引發他們的強烈反應,有助調節他們的情緒。

在講求透過多元和包容建立和諧社區的趨勢下,培養對創傷敏感的環境對於整個社會的福祉尤關重要。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療的療程需要持續多長的時間?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擁有自戀型人格性格特質及衝動控制問題,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經常發脾氣的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經過幾節的會面後,他開始對導致自己脾氣爆發的自動化認知謬誤有初步了解。由於他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條求助者經常問的問題,而且他們也期待他們的問題可以快速地解決。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購物狂,即使已經負債纍纍,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她幾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去購物,並經常沉迷瀏覽網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裝、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場,都會有所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事實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顏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會每天查看那些網上商店的最新庫存,確保自己能夠第一時間到實體店試身並購買。她的購物狂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與男友的關係,因為債台高築而無法為籌備婚禮而儲蓄。為什麼她明明意識到自己購物狂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仍然忍不住繼續瘋狂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