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無法整合自我的不同方面會令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產生不穩定的自我意識。結果,對於自我的洞察和感覺會變得波動和以二分法來界定。也就是說,這些人很容易將自己視為「所有都是好的」或「所有都是壞的」。除此之外,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未能以完整性去看待他人的形象,難以整合他人的「好」與「壞」。因此,他們也會以二分法把別人界定為「全部都是好」或「全部都是壞」,從而加劇了人際關係的動盪。實際上,那些傾向發展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大多都在成長的階段缺乏主要照顧者適當的認可,無法在主要照顧者身上獲得對自我形象的反饋。主要照顧者的不足損害了他們發展穩定而連貫的自我意識,而這種自我意識是可以與他人區分。缺乏連貫的身份認同令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行為變得不穩定和無法預測,令他人作出相對不穩定和無法預測的反應。這樣,其他人未能在人際關係上提供一個穩定的反饋,有機會令那些患者的身份認同更加不穩定,變成了破壞其身份認同和人際交往不穩定的惡性循環。

一個人要在生命中健康發展,需要發展一種獨特的自我認同感,以及建立人際關係網絡,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在以上兩個方面都有機會面臨不少重大的問題。他們不穩定的自我意識令自己無法融合自我的不同方面,而不穩定的自我又導致無法預測的行為和波動的情緒。他們有機會不知道自己從人際關係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且難以對他人說「不」,無法與他人保持健康的界線。由於波動的自我意識和無法預測的行為,他們很多時候都未能獲得他人的一致認可。結果,在保持自己的個人化時,損害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影響了人際關係。

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不穩定的情緒和行為背後可能有不同的原因。要了解他們,我們可以從不穩定的自我意識和在人際關係中所面對的困難了解更多。我們亦可以透過培養更高的包容度和以富有同情心的方式與他們相處。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兒童時期的人際創傷的心理治療

在我心理治療服務中,比較常見的求助者是經歷人際創傷而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士。很多臨床問題,包括臨床完美主義、依附問題、自我形象低落和自我忽略都有機會與求助者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創傷經驗有關。一段健康的母嬰關係能夠促進小孩安全型依附的發展,媽媽能夠敏銳地對嬰兒發出的訊號作出反應,在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從更廣泛的意義理解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發展

自1997年以來,香港人面對這個城市不同方面的變化。很多人在思考香港人所面對的事情時,都會問我有關身份及其發展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身份呢?如何能夠概念化一個人在生命中的身份發展?當我們把「香港」稱為自己的家鄉時,可能會透過份享自己的文化或是以獨特的敘事來界定自己是香港人。有些人在面對這個城市中一些可以預見的變化時,可能擔心會因此而影響正在處於不同生活階段的香港人的身份發展。事實上,對於香港人這種特殊身份的改變仍然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如果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研究身份發展的概念,便有機會意識到任何身份發展都存在許多個人上的差異。

照顧我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是一位購物狂,即使已經負債纍纍,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她幾乎每天午飯時間都會去購物,並經常沉迷瀏覽網上商店,留意最新推出的服裝、手袋或鞋子。每次她到商場,都會有所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事實上,她的家中有很多不同顏色但相同款式的衣服。此外,她更會每天查看那些網上商店的最新庫存,確保自己能夠第一時間到實體店試身並購買。她的購物狂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與男友的關係,因為債台高築而無法為籌備婚禮而儲蓄。為什麼她明明意識到自己購物狂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仍然忍不住繼續瘋狂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