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身份認同問題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兩個核心特徵是身份認同障礙和經常處於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他們擁有持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在心理學上,「自我」或身份是個人在自我反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概念。事實上,根據美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的說法,「自我」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包括物質自我、精神自我、純粹自我和社會自我。物質自我是指我們的身體存在於世界上;精神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和主觀感覺,也就是心理層面上的自我;純粹自我是個人在不同時間和背景下對自我的感覺有連貫性;社會自我就是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獲得自我形象的認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對於整合以上不同層次的自我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未能建立一個穩定和整合的自我。他們無法建立連貫的自我敘事,難以回答「我是誰?」或「我需要什麼?」之類的問題。

無法整合自我的不同方面會令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產生不穩定的自我意識。結果,對於自我的洞察和感覺會變得波動和以二分法來界定。也就是說,這些人很容易將自己視為「所有都是好的」或「所有都是壞的」。除此之外,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未能以完整性去看待他人的形象,難以整合他人的「好」與「壞」。因此,他們也會以二分法把別人界定為「全部都是好」或「全部都是壞」,從而加劇了人際關係的動盪。實際上,那些傾向發展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大多都在成長的階段缺乏主要照顧者適當的認可,無法在主要照顧者身上獲得對自我形象的反饋。主要照顧者的不足損害了他們發展穩定而連貫的自我意識,而這種自我意識是可以與他人區分。缺乏連貫的身份認同令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行為變得不穩定和無法預測,令他人作出相對不穩定和無法預測的反應。這樣,其他人未能在人際關係上提供一個穩定的反饋,有機會令那些患者的身份認同更加不穩定,變成了破壞其身份認同和人際交往不穩定的惡性循環。

一個人要在生命中健康發展,需要發展一種獨特的自我認同感,以及建立人際關係網絡,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在以上兩個方面都有機會面臨不少重大的問題。他們不穩定的自我意識令自己無法融合自我的不同方面,而不穩定的自我又導致無法預測的行為和波動的情緒。他們有機會不知道自己從人際關係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且難以對他人說「不」,無法與他人保持健康的界線。由於波動的自我意識和無法預測的行為,他們很多時候都未能獲得他人的一致認可。結果,在保持自己的個人化時,損害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影響了人際關係。

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不穩定的情緒和行為背後可能有不同的原因。要了解他們,我們可以從不穩定的自我意識和在人際關係中所面對的困難了解更多。我們亦可以透過培養更高的包容度和以富有同情心的方式與他們相處。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一般心理治療的療程需要持續多長的時間?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者擁有自戀型人格性格特質及衝動控制問題,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和經常發脾氣的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家人,所以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經過幾節的會面後,他開始對導致自己脾氣爆發的自動化認知謬誤有初步了解。由於他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全」根治他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條求助者經常問的問題,而且他們也期待他們的問題可以快速地解決。

以中庸之道來尋找「我是誰」

也許很多人在一生中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在我的求助人當中,不論是青少年、剛剛成年的年輕人、中年人士,甚至老年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不知道答案。我的職業是否代表了我?我是否就別人對我外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抑或我腦海裏的思想就是我?

靜觀對話中的開放性和同理心

作為一間商店的常客,我在購物經驗中經常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售貨員。在這個星期,我到了這間店舖打算購買那件想買一段時間的商品。可是,當我一進店時,其中一位售貨員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銷一件我沒有打算購買的東西。她不斷地告訴我那件商品的好處,以及店舖現時舉行的促銷活動。她一直不停地說話,我過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有機會告訴她我打算買什麼。然而,她仍然鍥而不捨地向我推銷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並沒有向我推薦我想購買的那件商品。最後,由於我與售貨員之間缺乏聯繫,在沒有足夠的資訊和信心下,我最終什麼也沒有購買。這就是在與他人對話時缺乏靜觀覺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