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童年创伤会带来什么影响?何时该寻求治疗?

你会否认识一个在面对纷乱的生活仍能稳定心神和冷静自如的人?相反,你又会否遇过一个人即使在轻松的环境和气氛下都会显得困惑和无法专心?假设这两个人有着相近的教育和经济背景,什么因素会使他们二人存在这么巨大的差异?其中一个潜在的原因,可能是那个能够安定心神和保持冷静的人在童年时期与照顾者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而那个感到惶惑和容易分神的人则有机会至少有过一种童年逆境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这些经历导致一个人对照顾者产生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童年时期的安全依附反映小孩与他或她的主要照顾者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连结。有了这种安全的依恋,这名小孩就能感受到具连贯性的爱和关怀,接收到照顾者所提供的讯息,明白自己身处的环境是安全并受到保护和重视。然而,童年逆境经历,如父母过世、父母离异或遭受父母心理虐待,都有机会妨碍安全依附关系形成。结果,小孩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不安全依附导致他或她感到不被重视和不配被爱。小孩不但感到不安全,并且会长期保持高度警觉。除此之外,小孩的自我意识也会受到损害。

童年创伤所带来的影响是长时间存在的,这些影响可能包括负面或不稳定的自我意识、对环境和人际关系感到不安全、经常批判自己和别人、习惯采取回避的态度来应对、出现情绪失调,以及在噩梦、闪回和其他侵入性记忆中再次经历创伤经历。如果一个人遇到以上部分的问题,鑑于他或她的童年逆境经验,这些情况是可以理解的。曾经经历童年创伤的人是否能够透过接受治疗来稳定心神和更为冷静?尽管研究表明童年逆境经验会导致大脑发育异常,但大脑可塑性使我们对通过治疗来减少童年创伤的影响抱有希望。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曾经经历童年创伤的人仍可以过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通过寻求一位对治疗童年创伤具备丰富经验和深厚知识的专业治疗师的帮助,人们可以在治疗关系中体验到关怀、接纳、同情和尊重。透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人们可以学习一些有助于身处的环境中探索与导航的生活技能,及调节情绪的技巧。在某些情况下(并非所有),处理童年创伤可以帮助重新巩固创伤记忆并重新建立大脑中的连系。那么,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需要就童年创伤寻求心理治疗?

当一个人不断回忆起某些痛苦的记忆、经历噩梦或闪回时,考虑寻求治疗对他或她是很重要的。对于那些持续情绪不稳和自我形象低落的人来说,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有助于探讨完美主义或频繁地作出自我批判的根本原因。部分曾经经历童年逆境经验的人可能会有反复的自残倾向或成瘾问题。有时候,这些人亦有机会患上不同的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或躁郁症等。事实上,曾经经历童年创伤的人亦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无法完成简单的任务。另外,人际关系问题,如陷入有毒关系和被欺凌都很常见于他们身上。

如果一个人在成年后遇到上述的情况,寻求对治疗童年创伤具备丰富经验和知识的治疗师的专业协助可能会有所帮助。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人类有哪些「基本情绪」?为何这些情绪对我们十分重要?

当我们驾驶时,如果对面行车线的司机突然切入并险些撞车,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在那短短的几秒,我们惊恐的情绪令我们作出自动反应,立刻扭动軚盘躲避以免意外发生。这种自动反应是与杏仁核活化有关,甚至在我们有意识地评估眼前的状况之前已对于威胁作出了反应。这是一个具有原始进化的的重要生存机制。恐惧是一种主要的适应性情绪,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静观对话中的开放性和同理心

作为一间商店的常客,我在购物经验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售货员。在这个星期,我到了这间店舖打算购买那件想买一段时间的商品。可是,当我一进店时,其中一位售货员立即走到我跟前,向我推销一件我没有打算购买的东西。她不断地告诉我那件商品的好处,以及店舖现时举行的促销活动。她一直不停地说话,我过了一段时间才终于有机会告诉她我打算买什么。然而,她仍然锲而不舍地向我推销她渴望售出的那件物品。并没有向我推荐我想购买的那件商品。最后,由于我与售货员之间缺乏联系,在没有足够的资讯和信心下,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购买。这就是在与他人对话时缺乏静观觉察的典型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