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童年創傷會帶來什麼影響?何時該尋求治療?

你會否認識一個在面對紛亂的生活仍能穩定心神和冷靜自如的人?相反,你又會否遇過一個人即使在輕鬆的環境和氣氛下都會顯得困惑和無法專心?假設這兩個人有著相近的教育和經濟背景,什麼因素會使他們二人存在這麼巨大的差異?其中一個潛在的原因,可能是那個能夠安定心神和保持冷靜的人在童年時期與照顧者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而那個感到惶惑和容易分神的人則有機會至少有過一種童年逆境經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這些經歷導致一個人對照顧者產生不安全的依戀模式。

童年時期的安全依附反映小孩與他或她的主要照顧者之間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有了這種安全的依戀,這名小孩就能感受到具連貫性的愛和關懷,接收到照顧者所提供的訊息,明白自己身處的環境是安全並受到保護和重視。然而,童年逆境經歷,如父母過世、父母離異或遭受父母心理虐待,都有機會妨礙安全依附關係形成。結果,小孩和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不安全依附導致他或她感到不被重視和不配被愛。小孩不但感到不安全,並且會長期保持高度警覺。除此之外,小孩的自我意識也會受到損害。

童年創傷所帶來的影響是長時間存在的,這些影響可能包括負面或不穩定的自我意識、對環境和人際關係感到不安全、經常批判自己和別人、習慣採取迴避的態度來應對、出現情緒失調,以及在噩夢、閃回和其他侵入性記憶中再次經歷創傷經歷。如果一個人遇到以上部分的問題,鑑於他或她的童年逆境經驗,這些情況是可以理解的。曾經經歷童年創傷的人是否能夠透過接受治療來穩定心神和更為冷靜?儘管研究表明童年逆境經驗會導致大腦發育異常,但大腦可塑性使我們對通過治療來減少童年創傷的影響抱有希望。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曾經經歷童年創傷的人仍可以過著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

通過尋求一位對治療童年創傷具備豐富經驗和深厚知識的專業治療師的幫助,人們可以在治療關係中體驗到關懷、接納、同情和尊重。透過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人們可以學習一些有助於身處的環境中探索與導航的生活技能,及調節情緒的技巧。在某些情況下(並非所有),處理童年創傷可以幫助重新鞏固創傷記憶並重新建立大腦中的連繫。那麼,一個人如何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需要就童年創傷尋求心理治療?

當一個人不斷回憶起某些痛苦的記憶、經歷噩夢或閃回時,考慮尋求治療對他或她是很重要的。對於那些持續情緒不穩和自我形象低落的人來說,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有助於探討完美主義或頻繁地作出自我批判的根本原因。部分曾經經歷童年逆境經驗的人可能會有反覆的自殘傾向或成癮問題。有時候,這些人亦有機會患上不同的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抑鬱症或躁鬱症等。事實上,曾經經歷童年創傷的人亦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導致無法完成簡單的任務。另外,人際關係問題,如陷入有毒關係和被欺凌都很常見於他們身上。

如果一個人在成年後遇到上述的情況,尋求對治療童年創傷具備豐富經驗和知識的治療師的專業協助可能會有所幫助。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慶祝情人節只有一種方式嗎?

對很多人來說,慶祝情人節是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他們向另一半表達愛意的時候。情侶們紛紛期待著享受一頓難忘的晚餐並互相交換禮物,不少女士亦期望在這一天收到伴侶送的花。然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社交圈子,或許會發現部分人沒有伴侶一同慶祝。他們有機會因為沒有按照常理來渡過情人節而感到壓力和沮喪,到底慶祝情人節只有一種方式嗎?

在處理關係問題時,把自信與慈悲結合起來是很重要的

我們常常會傾向運用二分法思維來思考,認為我們要麼明確並專注於與他人建立界線,要麼應該對別人的痛苦給予同情並更加包容。然而,我們有沒有可能在展現慈悲的同時,又能表現得堅定自信?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答應了她的朋友的要求,邀請對方到她新買的房子作客。一直以來,她都認為這位朋友為她的搬遷而感到非常高興。直到到訪的當日,她的朋友一踏進她的新家就不停地拍照,讓她感到極為震驚。原本我的求助人想阻止她的好朋友並表達她對這些侵犯她隱私的行為的憤怒,但礙於她們二人關係親密,她最後選擇了接受好朋友的舉動,亦沒有作出任何對抗。後來,我的求助人發現她這位好朋友把所拍的照片分享了給另一位朋友看,二人更肆意地說三道四。我的求助人對她的好友的所作所為感到失望,並覺得自己被背叛了。這位求助人面臨兩難的抉擇,就是選擇與好朋友討論這個問題,還是逐漸淡忘它並與對方保持距離就此作罷。如果你是她,你會如何選擇?

當我們獨自一人時,也能感覺良好嗎?

毫無疑問,對我們很多人來說,與家人和朋友相聚交流是一種既快樂又充實的經歷。此外,社會提倡擁有龐大的人際網絡與成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有些人可能因某些特別原因而導致社交聯繫較少或被迫經常獨處。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突然和他的妻子離婚了,而他所有密友也是和妻子的共同朋友,在同一個社交圈子裡。結果,在他們離婚後,他的好朋友都離他而去,只選擇和他的前妻來往。由於缺乏社交支援和經歷強烈的孤獨感,他在離婚後患上抑鬱症。他亦反映自己以往在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期間都顯得非常包容,但當他開始變得更加果斷和向他們說「不」時,他們就開始疏遠他。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他告訴我他將來或許希望建立一些有意義的友誼。目前,他只想學習自己該如何獨處,並且不會感到沮喪。他認為在擁有豐碩的關係前,能夠自給自足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當他獨自一人時,可以怎樣感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