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什么是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Adult ADHD)?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他的公司已经工作了十五年,一直以来,他都与同事相处融洽,而且工作表现亦不过不失。然而,当他晋升到中层的管理职位后,便遇到不少与组织和管理相关的工作问题。此外,他亦难以完成上司交讬给他的任务及管理好下属。他的上司对他的表现极为不满意,最近更给予他警告。他因此而承受沉重的压力,担心自己如果再找不到提升工作表现的策略,很大机会会失去工作。到底我这位求助人实际上遇到了什么问题?经过全面的评估后,得出的结论是他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对于自己有这个问题,他感到十分惊讶,原因是他指出自己在周末的时间都能够长时间地专注玩电子游戏。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什么是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

对于那些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人士而言,他们常常在表现与大脑执行功能相关的技能中遇到困难。大脑负责执行功能的区域位于前额叶皮层,让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计划和组织资讯等。事实上,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患者的大脑未能产生足够或有效地运用神经传导物质(neurotransmitters)、多巴胺(dopamin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多巴胺对于我们实现目标和获得奖励的感觉很重要,而去甲肾上腺素有助我们在处理某些任务时不会被干扰而分心。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人无法好好运用这些大脑神经传导物质,导致他们在集中注意力和坚持执行自己的计划产生问题。

其中一个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特征是他们无法过滤那些让自己分心的元素,未能保持专注来完成重要的任务。结果,他们难以专心地完成那些他们认为无聊没趣的任务,并且很容易迷失于自己的想法和白日梦中。当身处的地方周围发生一些事情时,他们亦会很容易因此而分心。另一个与执行功能相关的缺陷是这些患者无法组织和计划,对于着手处理组织的工作和活动感到非常困难。事实上,他们经常忘记与别人约好的会面和工作的期限。由于未能好好计划和组织,他们很有可能会出现拖延的倾向。

由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障碍,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患者也可能有冲动控制问题。他们往往都会在对话中频繁地打断别人的说话,有时间可能会在中途突然切换活动或任务。有鑑于此,他们很大机会在生活中作出冲动的决定或选择。此外,冲动控制的问题有机会令患者难以调节或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对这些情绪的反应。事实上,他们会比较容易被他人激怒和感到沮丧。同时,他们可能会常常发脾气,持续地遭受不稳定的情绪所影响。

除此之外,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人士欠缺认知灵活性,也就是说,他们很难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想出不同的方案去解决问题。对他们而言,他们很容易会不断重复犯下同一个错误,因为没有能力以一个新的方式来解决相同的问题。他们亦难以就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的行为作出反思。事实上,要改变他们的观点和意见是非常困难,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们都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要留意的是,并非所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患者都具有以上的缺陷或问题。每一名的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问题组合。如果你、你的亲人或朋友都有以上提及的问题,建议寻找专业的评估服务。由于人类的大脑都可以根据神经可塑性继续发展,因此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患者仍有机会透过心理治疗或教练学来改善其执行功能。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我们的自我形象是一种幻象吗?

很多从事航空业工作的人士,包括飞机师、空中服务员都因疫情而失业。当中有不少人能够跳出原来的框框,透过积极的态度和创造力开展新的事业。其中一个例子是一名香港的飞机师在失业后考获公车驾驶执照,并成功转行成为公车司机。他的灵活性启发了我们无需在固定自我形象的框架内束缚自己。好消息是当任职了几个月公车司机后,他又重新获得飞行员的工作。人类很容易运用左脑来进行标记和分类,以便我们可以更具体地了解自己。但问题是,我们的自我形象是一种幻象吗? 你能读懂以下这句句子吗? “It is siltl unerctian taht wehn the pdnameic wlil be stetled” 相信大多数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阅读这句句子,因为大脑能够协助我们的感知进行强大的模式识别。在很多情况下,大脑令我们看到实际上不存在的图案或模式,并创建了自己的故事。就好像当我在上班的途中碰到一位朋友并向她挥手,但她没有向我作出回应,假如我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我可能便会开始反复思考,认为自己上个月传送的讯息惹她生气,对方很有可能想和我绝交。由于我的大脑擅长识别不同的模式,因此我会自动化地尝试寻找自己与这位朋友在相处上是否存在任何模式。事实上,这种模式可能从未存在。我的那位朋友可能只是忙着思考当天早上的会议而没有看到我与她打招呼。结果,这种强大的模式识别有机会让我们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例如焦虑和沮丧。 从许多东方思想学派的角度,「自我」很有可能是一种幻象,或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推论而得出的。人们倾向根据自己的感知和大脑中的模式识别功能来创建自己的图像。譬如,当我们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都对他人友善,便会看到自己的性格模式,把自己视为友善的人。但是,当我们对某个人不友善时,可能会认为自己固定的自我形象受到威胁。结果,我们会因为自己不友善的态度和行为而感到羞耻,甚至严厉地作出自我批判。事实上,这个人可能做了一些事情引起我们反感,如果我们仍然善待他或她,也许是不合理的。另外一个例子是我们倾向依据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来定义自己,好像是我们比别人更聪明和更成功或别人比我们更聪明和更成功。这样的话,我们很大可能陷入一个陷阱,就是不断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并持续对自己感到不满。我们被困在自己创造的「自我」中,却看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摆脱这种「自我」的幻象呢? 我们需要学习减少运用自己的思想或对自己的看法来看待自己,尝试把模式识别的倾向视为大脑中的事件,而非事实。透过这种方式,我们所看到的「自我」便不会是固定的。以上述的例子为例,我们需要明白自己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变得友善或不友善。当没有刻板的自我形象,我们将会更灵活地看待自己,从而在生活中创造更多可能性。 实际上,我们绝对有一个「自我」,而且是确实存在的,只是我们可能没有固定的「自我」。在面对疫情和生活中所有不确定的因素下,我们可以运用对自我形象的灵活性来增强心理韧性,为自己创造更多新的机会。

对童年缺乏父母的爱与培育的哀悼

在新上映的漫威电影《尚气》中,其中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尚气与父亲文武之间的关系。由于尚气在年幼时丧母,因此父亲对他的教养非常严厉和苛刻。尚志的童年毫不典型,而且对父亲的感情也十分复杂。事实上,在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尚志甚至为了拯救母亲的家乡,可能需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对于那些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培育的人来说,他们在成年后的生活遇到各种的困难是很常见的。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缺乏一个榜样而难以与别人保持丰盛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无法与他人交往。实际上,孩子在童年的时期需要透过父母提供不同种类的培育方式来发展。

为什么有时候我会对他人轻微的挑衅作出过度的反应?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诉我,他经常无法控制自己对岳母产生愤怒。某一天,他与妻子的父母一起共进午餐。当天他穿着了一件颜色鲜艳的衬衫,当他的岳母看到他的时候便立即向他的衣着打扮作出评价,批评他穿着得过分抢眼。虽然他能控制自己没有即时对她大发脾气,但是却因为怒火中烧而无法好好享受午餐的体验。当他与朋友分享这件事情时,他们否定了他的愤怒,并告诉他他反应过度了。他们指出他的岳母可能是尝试建议他穿更适合的衣服来配合工作场合。对于没有获得朋友的认可和理解,我的这位求助人感到非常沮丧和孤独。他完全搞不懂他的朋友是以什么标准来认为他反应过度。你有尝试过因为别人轻微的挑衅而作出过度反应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