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在主观和客观之间取得平衡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

我们很多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发现自己根据有限的资讯对别人作出的判断与现实不相符。例如,一位客户服务员主观地认为那位在电话中表现得非常有礼貌和恭敬的客人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人。事后她才知道这位客户于通电话后对她作出投诉,指责她在处理订单时出错,最终导致她受到上司的处罚。在另一个例子中,一位秘书和上司的某位客户交涉后认为对方十分粗鲁。然而,当这位客户在一个星期后前来办公室和她的上司会面时,她发现这位客户非常真诚和乐于助人,更在她的上司面前称讚她注重细节。

根据美国脑神经学家David Eaglement的说法,我们都有一种错觉,认为我们可以感知现实。譬如,当一个人在上班途中于街上看到另一个人的脸孔时,这个人的容貌变成了刺激物,并转化成感官信号传送到大脑。这种视觉上资讯被传送到大脑的中继站丘脑,再被传送至视觉皮层,让他感知那个人的容貌。但是,从相反方向通过丘脑传送的视觉皮层的讯号几乎多出十倍。因此,他的感知也是根据大脑的内在模型来产生印象。这就是现实吗?当然,这可能不是现实。因为我们对别人的脸孔的感知也是基于我们对具有相似特征或体形的内在模型来作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他有机会认为这个人是他其中一位好朋友,想和对方打个招呼。当他发现对方没有回应他的问候时,他才恍然大悟意识到那位原来是一个陌生人。

对接纳与承诺疗法拥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Chris McCurry亦会运用一种技巧,就是「观察与透视」我们的思想,借此说明我们的思想和感知经常会受先入为主所影响。例如,当我们感到焦虑时,会倾向把来电者中性的语调视为威胁或没有礼貌,甚至有机会立即认为这个人正试图伤害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好像戴上一副紫色镜片的眼镜来看东西,然后觉得整个房间也是紫色的。事实上,我们认为房间是紫色的感觉是如此真实,令到我们相信这就是现实,是因为我们透过有色镜片来看东西。如果我们戴着一副「焦虑眼镜」,这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所遇到的一切都是可怕和危险的。

有见及此,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是否倾向透过自己的「有色眼镜」来看东西,如「愤怒眼镜」或「焦虑眼镜」。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正透过这些眼镜来看待事物时,或许需要尝试摘下它们。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的思想视为思想,将我们的情绪视为情绪。对于那些戴上「焦虑眼镜」的人来说,摘下眼镜后焦虑的感觉可能仍然存在,但是可以尝试刻意地以更客观的角度来看东西。他们可以尝试这样想:「我现在可能以焦虑眼镜中来看东西并视当前的事物为威胁,但是我的思想可能被我的焦虑眼镜所污染。我的想法并不等于现实。」在审视我们的想法后,我们将更有机会客观地因应情况作出反应,避免过度主观。

我们需要明白我们永远无法充分地了解现实的全貌,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面对感知到的威胁的时候,培养开放的心态对我们来说是更明智的做法。有了客观性,我们才可以以更好的方式来运用我们的主观感觉。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如何采取行动,而不是过度敏感和过度主观地行事。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无助与希望之间的角力

在最近几个星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数字急剧上升。很多人可能认识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检疫测试结果、接受强制检疫或家居隔离、甚至已被确诊感染的人士。即使没有这些经历,面对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例如,我们可能会时常担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点遇到隐形带菌者。而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他们也难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视。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