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什么是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Adult ADHD)?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他的公司已经工作了十五年,一直以来,他都与同事相处融洽,而且工作表现亦不过不失。然而,当他晋升到中层的管理职位后,便遇到不少与组织和管理相关的工作问题。此外,他亦难以完成上司交讬给他的任务及管理好下属。他的上司对他的表现极为不满意,最近更给予他警告。他因此而承受沉重的压力,担心自己如果再找不到提升工作表现的策略,很大机会会失去工作。到底我这位求助人实际上遇到了什么问题?经过全面的评估后,得出的结论是他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对于自己有这个问题,他感到十分惊讶,原因是他指出自己在周末的时间都能够长时间地专注玩电子游戏。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什么是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

对于那些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人士而言,他们常常在表现与大脑执行功能相关的技能中遇到困难。大脑负责执行功能的区域位于前额叶皮层,让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计划和组织资讯等。事实上,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患者的大脑未能产生足够或有效地运用神经传导物质(neurotransmitters)、多巴胺(dopamin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多巴胺对于我们实现目标和获得奖励的感觉很重要,而去甲肾上腺素有助我们在处理某些任务时不会被干扰而分心。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人无法好好运用这些大脑神经传导物质,导致他们在集中注意力和坚持执行自己的计划产生问题。

其中一个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特征是他们无法过滤那些让自己分心的元素,未能保持专注来完成重要的任务。结果,他们难以专心地完成那些他们认为无聊没趣的任务,并且很容易迷失于自己的想法和白日梦中。当身处的地方周围发生一些事情时,他们亦会很容易因此而分心。另一个与执行功能相关的缺陷是这些患者无法组织和计划,对于着手处理组织的工作和活动感到非常困难。事实上,他们经常忘记与别人约好的会面和工作的期限。由于未能好好计划和组织,他们很有可能会出现拖延的倾向。

由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障碍,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患者也可能有冲动控制问题。他们往往都会在对话中频繁地打断别人的说话,有时间可能会在中途突然切换活动或任务。有鑑于此,他们很大机会在生活中作出冲动的决定或选择。此外,冲动控制的问题有机会令患者难以调节或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对这些情绪的反应。事实上,他们会比较容易被他人激怒和感到沮丧。同时,他们可能会常常发脾气,持续地遭受不稳定的情绪所影响。

除此之外,患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人士欠缺认知灵活性,也就是说,他们很难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想出不同的方案去解决问题。对他们而言,他们很容易会不断重复犯下同一个错误,因为没有能力以一个新的方式来解决相同的问题。他们亦难以就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的行为作出反思。事实上,要改变他们的观点和意见是非常困难,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们都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要留意的是,并非所有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患者都具有以上的缺陷或问题。每一名的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问题组合。如果你、你的亲人或朋友都有以上提及的问题,建议寻找专业的评估服务。由于人类的大脑都可以根据神经可塑性继续发展,因此成人专注力不足及过动症的患者仍有机会透过心理治疗或教练学来改善其执行功能。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反思——无助与希望之间的角力

在最近几个星期,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数字急剧上升。很多人可能认识一些正在等待病毒检疫测试结果、接受强制检疫或家居隔离、甚至已被确诊感染的人士。即使没有这些经历,面对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许感到强烈的无助感。例如,我们可能会时常担心在街上或工作的地点遇到隐形带菌者。而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强制检疫的人士,他们也难免感到被弧立、限制和歧视。

述情障碍及身心症状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不时遇到一些求助人在没有物理病因下患有长期痛症。透过全面的临床面谈,我发现很多这类的求助人都患有述情障碍。述情障碍是指难以识别和描述个人的情绪,及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分辨各种情绪。促成这种性格结构的发展有多种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童年早期的发展环境和创伤等等。

两种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有关的幻象

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时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不同类型的照片,例如自拍照、社交活动、成就或任何关于自己的东西,希望获得「讚好」或正面的评价。对于一些普通的用户而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自己正向的身分是没有问题。当一个用户透过社交媒体来创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有助与朋友建立正面的联系和从他人身上获得正向的反馈,有助加强一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事实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明白自己并不是比他人优秀,亦能够感知现实来看待自己。然而。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发布与自己相关的资讯,在获得大量的「讚好」和正面评价后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这样的情况便令人担忧。在佛教心理学中,这可能与一个人抓住与永续存在的自我比他人优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