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为抑郁而郁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因工作压力辞职后感到异常沮丧,并失去动力进行所有休閒活动。他告诉我说:「即使现时我不需要工作,但是我也没有动力去锻炼身体和照顾自己,这让我感到非常无能为力。」事实上,他在上一份工作的时候承受巨大的压力,被诊断患上适应性障碍,受到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所影响。结果,他决定先辞掉工作稍作休息。对于辞职后的生活,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他计划每天到健身中心锻炼身体,以及实行更健康的饮食计划来减肥。此外,他亦计划参加一些网上的商业分析遥距课程来增值自己。当过了最后工作天后,他发现自己仍然十分沮丧,更缺乏动力执行自己所订下的计划。他批评自己非常懒惰,把自己贬低到一文不值。与还未辞掉工作的时候相比,他看起来更为抑郁。

我这位求助人的经历对于持续受抑郁情绪所困扰的人并不罕见,特别是那些倾向于自我批评的人。实际上,这位求助人对自己在辞职后该如何好好休息订立了不切实际和很高的标准。鑑于他倾向好高骛远地制定计划和对自我作出严厉的批判,当他发现自己在离职后未能实行自己的计划后,便感到比以前更加沮丧。由于他的前上司是个要求很高的人,他的工作量总是有增无减,因此出现严重倦怠的症状,他还会不断批评自己无法完成那些上司给予的苛刻任务或要求,导致终日垂头丧气。最终,他患上了适应障碍,及持续感到抑郁和焦虑。

正因为他习惯对自我作出批评,当他知道自己在这段休息的期间未能按照那些高标准来生活时,甚至会责备自己情绪低落。在这种情况下,他无法确认自己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是巨大工作压力与性格构成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正在经历工作倦怠的人,他没有以自我慈悲的心来看待自己。他承认:「我不能容忍自己在家无所事事,这样的生活没有任何建设性和毫无意义,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他无法欣赏和珍惜活在当下的宝贵时刻,只是倾向相信自己在休息的期间不做任何事情和享受生活意味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我的这位求助人要跳出这个自我批评的恶性循环,第一步要需要给予自己更多的肯定。也就是说,他需要学习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抑郁情绪和缺乏动力的事实。对他来说,他需要承认自己正因为工作倦怠而需要休息,放慢生活的节奏也是非常重要。如果他能识别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情绪(如悲伤、愤怒、焦虑或羞耻),将会为他带来益处。除此之外,他亦可以尝试识别自己对这些情绪的任何批判。

当他能够识别和确定自己的情绪和判断时,他需要暂停所有对自己作出的否定,并尝试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例如,他可能发现自己严厉地批评自己没有在休息的时期坚持锻炼身体和节食。透过这样做,他将更有机会停止批评自己,以及在休息的时候给予自己更多空间来好好享受。

正在经历抑郁的人经常会批评自己的抑郁,这是十分常见。通过学习培养自我慈悲和增强对自己的肯定,他们可以走出这个恶性循环,于康复的旅程中更加放松和接纳自我。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电影《天能》与童年时期创伤的反思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电影《天能》,你可能会知道有关逆熵(inverted entropy)的概念——它能够令物体反转并随时间向后移动。在电影中,主角的任务是阻止使用演算机来逆转整个世界,假若演算机的演算法被启动,相信必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亦会被毁灭。事实上,如果可以有意义地使用这些演算法,我会想把它用于逆转我那些成年求助人的童年时期创伤经历。

如何在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世界各地的人仍在疫情的影响下努力地回复正常的生活,由于香港的受感染个案减少,不少人都恢复过去喜欢从事的活动,譬如健身活动和瑜伽课程等等,并开始筹备实体的社交聚会。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例如失业或是收入大幅下降)而感到十分困扰。结果,这些人可能无法恢复以往喜欢的某些活动,他们如何在当前的逆境中培养幸福感?

我们需要与他人保持健康的界限

我的不少求助人都常常抱怨他们的朋友很少主动找他们聊天或聚会,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联系他们,往往都是打算寻求帮助或支援才会联络自己。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并不重要,像俗语所说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朋友没有把自己放在较优先的位置。在这个重视网路通讯的时代,人们是否会倾向疏远他人?又或是只在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才联系别人?抑或是我那些经常被朋友忽视的求助人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