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脆弱性并不是弱点,当我们敞开心扉接受它,就更容易安如磐石

面对失败或挫折时,身边亲密的人常常告诉我们要变得强大或坚强。例如,一位女士发现丈夫有婚外情后,她的女性朋友都劝她要坚强并与丈夫分居。在另一个例子中,一位男士失去升职的机会时,他的好朋友建议他不要把这件事放下心上,应该要忘记它并变得强大。然而,当这些人面对损失和挑战期间未能接触自己的内心感受,常常会感到更加困惑和失落。在他们否认自己受到伤害或无视伤痛时,就难以安定心神并开始「行尸走肉」的生活。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敞开心扉面对自己的脆弱性并不容易,因为受到文化的因素所影响,我们往往在情感上显得保守。除此之外,接触我们的脆弱性的未知世界对某些人来说是可怕的,因为我们可能想向别人表明我们不在乎失败或挑战,它们不会使我们心碎。有时候,如实地面对一些对自己重要的事情,无论是关于爱人、升迁或健康问题,我们都可能觉得十分困难。

要坦然面对我们的脆弱性,我们需要面对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一位患有健康焦虑症的求助人每天坚持为自己测量二十次血压,从而令他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掌握。他倾向透过进行这个「仪式」来让自己安心,借此回避面对不确定性。结果,他的健康焦虑症在没有增加任何确定性的情况下加剧。事实上,他是一个凡事都喜欢自己解决的人,希望自己能够对任何事情都有足够的信心,并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脆弱。对这位求助人来说,如果外界某些事情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的内在世界就会被打乱。如果他在面对自己关心的事情结果时发现一些超出他认知范围的事物,就很容易感到崩溃。这种缺乏开放性和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导致他在面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时无法稳定心神。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承认自己的愚昧,并拥抱自己的无知和不确定性,就更有机会变得脚踏实地和更加强大。当我们知道自己的限制时,就更容易放轻松和对更多可能性持开放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脆弱性?每当我们留意到自己对于某人或某些情况产生回避倾向和行为时,可以尝试先停下来进行反思。例如,我们可以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逃避与这位家庭成员见面?与他或她见面会使我怎么样?」另一个例子可能是,当我们感到空虚和迷失时,可以问自己:「在当前的生活中,我正在回避面对哪些问题?假如这些问题在生活中是无可避免的话,会如何呢?」当我们尝试专注于自己的内在世界、想法和感受时,也许会意识到自己对于面对自身脆弱性的恐惧。

事实上,面对生活中那些无法避免的失败和挫折,我们都会感到纷扰,这是人类共同性。透过对自己的脆弱性保持开放的态度,我们学会拥抱它们并坦诚地告诉自己,实际上我们关心和重视所失去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承受巨大的重担,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安定心神和自信。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当你感到停滞不前时,学习倾听你内在小孩的声音

每逢接近年末的时候,人们会常常反思自己的生活并为来年制定计划。假如能够把过去一年总结形容为成果丰硕,相信定必令人觉得满足。对于那些能够完成计划的人来说,今年的表现实际上会为进一步制定来年计划打下一枝「强心针」。然而,由于存在很多无法预测的因素,很多人可能无法实现自己在一年前所定下的目标。有些人可能还会因此感到被困并非常迷失,甚至认为自己与他人脱节。对这些人而言,制定任何新年计划并不容易,他们可能会因此而感到无能为力、不配被爱或异常孤独。

我是谁? 我是否根据外部现实来定义自己?

通过社会化,我们学会根据外部现实来定义自己。例如,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会因为自己与婆婆关系不佳而自称为「坏媳妇」。自她嫁给丈夫以来婆婆一直对她不好,让她无法与婆婆正常地相处。事实上,即使她非常努力满足婆婆的要求,婆婆都会对她作出无理的批评。在农历新年期间,我的求助人拜访她的婆婆以示尊重。由于她认为衣着得体是对婆婆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所以选择了一件色彩缤纷的连身裙参加家庭聚会。此外,她亦认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选取色彩鲜艳的亡着也意味着好运气。然而,当她的婆婆看到她时,便马上批评她穿着得过于花俏和浮夸。她的婆婆表现出蔑视的态度,并评论她五颜绿色的穿搭实在显得太自负了。受到婆婆严厉的批评让她感到极度羞耻,她更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自恋」的人,因为她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穿着色彩缤纷的衣服。当然,这个例子或许有点极端。事实上,这表明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我们倾向以外部世界中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来为自我作出定义。让我们再想一想,我们是否需要以外部现实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成为拥有独特刚柔并重特质的人

最近,电影《Barbie芭比》成为城中热话之一,很多人都观看了这出电影。在他们当中,不少人可能在童年时期拥有过一个或多个芭比娃娃。谁不想成为那个生活于完美世界中拥有固定形象的理想女性?电影中Barbie生活于芭比乐园,它是一个母系社会,当中由女性佔据主导地位并担当既重要又成功的角色。由于突然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以及她完美身材出现了一些变化,Barbie在Ken的陪同之下前往现实世界寻找她的主人。当Ken了解过现实世界中的父权制度后,他回到芭比乐园对其他Ken进行了相关教育,及向其他芭比娃娃灌输顺从角色的观念,接管了这个乐园。最终,当Barbie重新获得掌控权后,她意识到以往的母系制度对于一众Ken不公平,并为自己对Ken的忽视而道歉。Ken亦意识到自己缺乏身份认同,一生中只懂依赖Barb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