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誌

当一个人感到生气时,他或她的内心深处真的充满愤怒吗?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告诉我,当她知道男朋友和另一位女孩约会并向她说谎后便大发雷霆。她对男朋友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愤怒,更把家里的电视机摔坏了。她也向他不停大叫,发现自己无法平静下来。后来,她的男朋友告诉她他和那个女孩并没有任何亲密关系,但因为担心她会难过和不让他外出而撒谎。我的求助人在这次事件中所经历的愤怒是她内心深处的核心情绪吗?

经过数节的心理治疗后,我和我的求助人发现她在这次事件中的愤怒属于次级情绪,是由更主要的认知和情绪过程衍生出来。我的求助人告诉我,她的男朋友曾经有一段时间经常与那位女孩聊天,她亦发现他在该段期间频频对她撒谎。对于被男朋友背叛,我的求助人感到受伤和悲伤,因为一直以来她为对方付出了很多。事实上,这触发到她在内心深处因为被背叛而感到受伤,启动了她的自我保护机制,愤怒伴随这些感觉而产生。此外,她的男朋友曾经答应过不会再对她说谎,她的愤怒也表达出她对这次事件感到极度沮丧和失望。

我们所有人对于不同情况产生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即时的情绪反应是具适应性,有助驱动健康的资源和行动。例如,当我在餐厅受到服务员不公平的对待时,我会感到非常生气并严肃地作出投诉。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愤怒就是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的主要情绪,这种初始情绪促使我作出投诉以争取公平的对待。

次级情绪往往跟随或源于更主要的情绪过程,有时候更会掩盖了我们的原始情绪,令我们自己或别人感到困惑。譬如,我的求助人的男朋友可能会因为她强烈的情绪爆发而感到极度震惊,更因她的情绪不稳定而考虑离开她。事实上,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我们很容易会错过了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原始情绪。在某些情况下,次级情绪有机会妨碍人们接触原始情绪和有效地处理核心问题。举例来说,我的另一位求助人为自己对虐待她的母亲感到愤怒而内疚,当我试图帮助她处理可能潜在的愤怒时,她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抗拒,这种情况对于曾经经历童年创伤的人来说是很典型。有时候,他们会把对父母的愤怒转化成对自己的愤怒。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可能会很容易感到受伤。当我们的重要他人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得过分愤怒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先要让他们平静下来,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当他们情绪平伏后,我们需要探究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否存在潜在的核心情感。愤怒掩盖了主要情绪是很常见的,如悲伤和受伤。透过这种做法,我们就可以防止自己与重要他人在关系出现更多的破裂。建立亲密关系并不容易,我们可以从彼此身上互相学习、一起成长,从而培养一种具有意义和丰硕的关系。

和朋友分享!

Explore

更多網誌

更多網誌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只是单纯地聊天吗?

尽管寻求心理治疗服务在香港变得愈来愈普遍,仍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心理治疗。许多人都会对心理治疗有疑问,例如「为什么我需要付款给一位陌生人和他聊天?」;「我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问题又是否达到一样的效果?」;「聊天真的可以治疗我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吗?」;「是不是只有疯狂或脆弱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要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心理治疗不是什么。

苦难的两枝箭

每个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例如疾病造成生理上的痛楚,又或是因失去而感到悲伤的心理痛苦。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们曾经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遭受痛苦的经历。为什么有些人在经历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时显得如此平静甚至全然接受,但有些人却在面对痛苦时变得如此惶恐不安?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拥抱无常

我的其中一位求助人在一年前患上癌症,她过去一直都非常健康,在被诊断患病前也一直恒常地规锻炼身体。四十多岁的她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事业,亦没有太多的工作压力,患上癌症是的确出出乎她的意料。治疗的过程为她带来不少创伤,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令她变得虚弱,体重亦明显减轻,身体出现恶化的情况。经过多个月以来的治疗,她的情况得以舒缓,可以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然而,在她的病情得以舒缓后,她觉得新的生活模式变得难以适应。她还认为自己因为患病而变成一个有缺陷的人,经历无比的沮丧。由于她可能无法回复以往丰富而积极的生活,她因此而感到羞耻。此外,即使与肿瘤科的医生会面跟进情况,亦会让她经历高水平的焦虑。事实上,患上癌症后的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时光无法倒流。她不能再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她如何可能以平静的心态来接纳和适应这个新的「自我」?她要怎样做才能继续过着快乐和满足的生活?